聽到這個消息之后,他連忙問了最信得過的那幾個心腹,問他們跟晉王被殺案有關聯。
得到的答復當然是否認的。
只要腦子沒問題,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最大的獲益者,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太淺顯了,所以,他們不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可不是什么狗屁的最大獲益者,而是最大的嫌疑人。
得到那些心腹沒有參與此事的回復之后,齊王這才趕緊進宮向慶熙皇帝表達痛失兄長的哀悼之情,當著慶熙皇帝的面,哭得涕淚交加。
慶熙皇帝全程冷著臉,一句話都沒有跟他說。
這也讓齊王越發的心驚膽戰。
可是慶熙皇帝都沒有表達質疑,他想要辯駁都無從辯駁。
回到王府,越想越是不安,長吁短嘆,徹夜難眠,對刺殺晉王的兇手,也是痛恨不已。
他覺得他是這個案件之中,除了晉王以外,最大的受害者。
慶熙皇帝沒有理睬齊王,倒不是懷疑齊王是幕后指使,他覺得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略等于無。
他不理睬齊王,主要是不滿齊王這段時間的作為。
這段時間他正在和文官集團斗法,齊王卻硬要參與進去,助長了文官集團囂張的氣焰。
如果沒有齊王的參與,也許晉王都不會被殺。
現在的慶熙皇帝只是柳青的一個分身,對齊王自然不會有什么父子之情。
——哪怕是慶熙皇帝本身,對齊王的父子之情就不是很濃,不然也不會老想著改立晉王為太子了。
齊王與文官集團勾搭在一起,在柳青心中增添了那一份厭惡,所以明知道齊王心中恐懼,也沒有去寬慰他,而是冷面相對。
——你要恐懼,那就恐懼去吧。
——想要當太子,想要當未來的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和那些文官們勾結在一起,和我作對的時候,就應該要想到結果,不一定會是你想的那么美滿,可能會很殘酷。
——現在你就慢慢的去體會那種殘酷吧!
慶熙皇帝的心中,還是有著怒火的。
這幾天來,梅貴妃肉眼可見的變老。
明明只有三十幾歲的人,幾天之前還艷光四射,冠絕后宮,壓得三千粉黛無顏色。
可這幾天時間,已經憔悴了很多,臉上生出皺紋,頭上都看到了白發,看上去就像四五十歲的一般。
這幾天一粒米也沒進,開始還知道哭自己的孩子,過了一兩天,連哭都哭不出來,就躺在床上發呆。
慶熙皇帝過去見她,她就跟沒看到似的。
這些年,這個女人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兒子,想著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成為未來的皇帝。
為了這個目的,她在皇帝面前小心奉迎,生怕犯了什么過錯,激怒了皇帝,帶累到兒子。
可是現在這個兒子被殺了。
多少年的希望落空,感覺自己的生命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要不是宮女攔著,這幾天的時間里,她都已經死了不知多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