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顯然還是想著把責任推到盜匪上面。
只是,遇上了神槍團的軍人,什么樣的籌劃都是白費。
魯國公的隊伍是一路平推過去。
他們渡河的時候還遭遇到水匪的襲擊。
然而,水匪在步槍面前,也起不了作用。
子彈甚至可以將他們的船舷都給擊穿。
啪啪一頓槍開著,百多艘小船全部沉沒,冒出頭的水匪要不被弓箭射死,要不被子彈打死,靠近他們都沒有可能。
一路平推進入江南,到了鹽商的老巢,都沒有知會當地的官府,直接拿人。
知會了當地的官府也沒意義,人家早就有了很深的利益糾纏,算是一家人了。
反正魯國公帶著圣旨,可以便宜行事。
一個鹽商一個鹽商的抄過去。
遇上抵抗的就地處決。
逃匿的直接行文各地官府,發海捕文書,把他們列入刺殺晉王的重犯。
家產更是全部抄掉。
那些鹽商主要聚集在幾個鄰近的州府,和當地的世家大族也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當地那些地方官都不敢惹他們。
但是魯國公帶著強大的武力過來,并不在乎那些,直接莽上去。
一個州一個州的掃蕩過去。
大隊人馬還沒有過去的州府,文書先送過去,讓當地的府衙看住那些鹽商,走了一個,就拿當地官府是問。
這也是一種掀桌子的搞法,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在乎了。
魯國公帶著那么多人過來,就是來掀桌子的。
抄家拿人,遇上抵抗的直接滅門。
有一些當地的世家大族過來求情,說起來都跟朝中大佬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
可是,魯國公誰的情面都不給。
他有可能成為太子的外甥被刺殺了,他要過來報仇。
而更重要的是,不將這些鹽商都給干掉,以后他們要賣鹽,會增加很多變數。
這一次他要做的事情,可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身后所有的勛貴家族和將門勢力,都強烈的要求他借著這一次機會將那些鹽商連根拔起,最好也將支持那些鹽商的幕后勢力給連根拔起。
既有利益糾葛,又有仇怨糾纏,他怎么可能放手
至于這樣會不會得罪文官集團
早前雙方就因為賣鹽的事情已經有了巨大的利益沖突,得罪也是這樣,不得罪也是這樣,那還不如得罪得更狠一點,斷了他們的根基。
這一次魯國公的行事,可以說是大虞建國之后,前所未有的殘暴。
反正他是奉著皇帝之命來的,罵名也不會只落在他的頭上。
連著滅了兩個州府的所有鹽商之后,當地勢力也看明白了,這根本不是沖著什么辦案來的,就是沖著所有的鹽商來的。
在魯國公帶著隊伍奔向第三個州府時,終于遭遇到了大規模的抵抗。
一支幾萬人組成的隊伍,把他們團團圍住了。
這不是那些鹽商能夠糾集起來的勢力,而是當地世家大族們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