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間的蘆棚是作為東道主秦國的蘆棚,在秦國的右邊是唐,漢,元三國的蘆棚,在秦國的左邊則是隋,宋,明三國的蘆棚。
蘆棚當中拜訪好了桌椅,以及瓜果碟盤,這一邊看節目,一邊磕瓜子的感覺應該是相當不錯。
一早,白起便早早的將六國將領召集起來,吩咐在閱兵大殿上各自的位置,已經出場陣列。
這次閱兵大殿的第一個節目自然便是閱兵了,閱兵之后,便是校場比武。
當然,這次校場比武各國之間也是做出了約定的,只許二十五歲以下的將領進行比武。
在各國的軍中,若非特別有本事,又或者一些勛貴子弟之外,是很少會有將領能夠在二十五歲之前出頭的。
二十五歲左右,能夠做到千夫長,便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這場比武,說起來也是在為各國挑選一些青年將領,若是這些青年將領在這次的七國會獵當中表現出色,那以后是要進行重點培養的。
“報......”
“明皇車輦已到大營十里之外。”斥候匆匆奔入大營,朝著白起稟報道。
這七國皇帝齊至,大家到時都希望自家最后一個到,明皇第一個到,這倒是有些稀奇。
正所謂,壓軸嗎,這最后一個到,自然顯得自己重要一些。
“諸位,隨我出營相迎!”白起朝著周圍眾將說道。
白起帶著營內六國將領出營列隊,沒多時,便見遠處一支車隊距離臨泉大營越來越近。
“秦武安君白起,攜七國將領,迎明皇入營!”
就在明皇車輦抵達營門之時,一聲嘹亮的高唱聲響起。
出乎意料,明皇并沒有乘坐車輦入營,而是下來車輦,步行而來。
“萬沒想到,居然是明皇先來了啦!”白起迎了上去,朝著明皇說道。
按理說,漢,唐與秦的距離,要比明和秦的距離近的多,理應漢唐先到才是。
明皇的氣質倒是與白起有幾分相似,白起若是脫去鎧甲,乍一看便是活脫脫的一老農。而這明皇亦是如此,他若不穿龍袍,也與老農無異。
白起細觀明皇,發現他雖然乍一看看不出貴氣,可若仔細一看的話,又覺得貴氣逼人。
“武安君不知,正所謂笨鳥先飛,朕為人愚笨,凡事便喜歡先行一步。朕出發之日,可要早他們多嘞!”明皇朱元璋笑道。
不得不說,白起在明皇身上感受到了一股雄主的氣息。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并不簡答啊!
至于明皇所說的愚笨,白起是不信的,他若愚笨,那天下皆是碌碌之人。
白起親自引著明皇往校場看臺走去,沿途軍中各部已經開始熱身,等候。
明皇遠遠的看到自家明軍,頓時有一種這些將士短短幾個月仿佛脫胎換骨的感覺。
“軍容整肅,氣勢不凡。可惜,武安君非我明人。若是武安君入我大明,當與朕同塌而眠,共坐江山!”明皇期許的說道。
(ps:今天的第三章,等會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