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差錢的老板是怎么建智能化生產線的?
桃醉完美的給自己的員工詮釋了這點。
鑒于太陽花集團和紅豆集團的兩位老總聽了桃醉的‘課’,走了之后卻至今沒給出反應,桃老板直接買了條完整的流水線放在了沉金產業園。
他要為生產手機做準備。
放在這里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機床廠的一部分設計人員拆開研究研究,然后基于自己集團的智能軟件和機械臂加工,整合出一套智能化流水線。
紅豆集團的王總最得意的就是他們公司的智能化流水線了,號稱什么智慧工廠、全程無人干預、年產量超近千萬臺之類的。
桃醉覺得,自己不能指望這些人,省得給這些人有恃無恐的機會。
所以他連代工廠都不準備找,直接搞一個全套。
不僅僅是手機生產的智能化流水線他要,手機、平板等設備,他準備直接都給拿下。
這可不是他又準備往外扔王炸,其實就跟造車一樣,手機生產現在對于中州來講也不是什么值得驚訝的事情了。
那些大的代工企業,甚至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搞出一些邊緣的小技術幫助他們代工的手機進行優化。
這可不是他們為了給自己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做的努力,而是為了盡快完成轉型。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未來的手機組裝就是無人化的。
而與管理大量的組裝流水線工人不同,那些大型手機廠商在智能化組裝時代,絕對會為了盡可能的壓低成本攫取最大利潤而拋掉這些代工企業。
因為管理大量工人是一門非常難、還落不下好名聲的學問。
但智能化工廠不同,如果智能化流水線設備供應商的售后服務足夠好,足夠快,那些手機廠商甚至連維護人員都不需要。
而且,現在中州那幾個活下來的手機廠商,哪個也不是差購買幾條智能化流水線那點兒小錢兒的企業。
他們都有閑置資本對上游企業投資打造自己的生態體系了,哪還在乎這點兒小錢兒。
事實上紅豆集團每座年產百萬以上智能手機的智能化無人工廠,每座投資也才不到五個億。
作為一家以人工智能稱雄、有自己的機床研發工廠和機械臂生產工廠的企業,鑄夢集團也不玩虛的,直接投錢開干。
機床廠科研團隊隨著演技方向的分化分成了不同方向的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智能化精密機床的研究,第二部分就是智能化機械臂和由這些機械臂構成的智能化生產線。
如果玩兒人工智能和智能化加工鑄夢集團還會輸,那桃醉干脆回家傳宗接代去算了。
所以他也沒慣著,直接在這方面把智能核心的能力釋放了很多,讓機床廠那邊搞智能化機械臂和智能化加工的研究進度速度立刻快了上來。
依托他們買到的生產線了解電子產品的加工流程,然后以此為基礎升級設計新的智能化流水線。
不僅如此,他還親自帶隊上場,展開了對手機平板類產品的逆向攻關工程,以碳基芯片為核心,攻克其中的各種電子配件的修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