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娘猶豫片刻后,趴在了半夏瘦削的背上。
“姑娘,你背不動就放老婆子下來。”
半夏輕松自如,笑道:“大娘,一點都不重。”
孟晚尋因為一直沒見半夏進屋,便出來查看。
看到雪地里愈來愈近的兩個人,忙深一腳淺一腳地過來幫忙。
她接過半夏手中的紅薯,問道:“張大娘,這天氣冷得緊,你為何不留在兒子那里住?熬過冬天也好啊。”
“我兒子是最孝順的,只是我那兒媳婦,潑辣得很。”
說到這里,張大娘嘆了口氣。
“唉,不說了,我兒子孫子凍不著餓不著就行。”
“你兒媳婦不讓你去那里住嗎?”半夏追問道。
到了門口,她將張大娘小心放下。
“呵呵,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張大娘只笑了笑,將碗中的兩根紅薯分給孟晚尋和半夏。
“兩位姑娘,將就將就吧。”
“大娘,我方才吃了干糧,你留著自己吃吧。”孟晚尋婉拒道。
茅草屋里只有一張木板床,一張發黑的木桌,兩條坐不穩的長凳。
一眼掃去,并無任何食物,這兩根紅薯多半是張大娘將銀子和衣物送去后,兒子兒媳婦給的。
半夏聽了孟晚尋的話,縮回去接紅薯的手。
“是啊是啊,我們馬車上有干糧。”
“那就留著你們中午吃,大雪封路,你們一時也走不了。”
張大娘將紅薯放回碗中,又用一塊干凈的白布蓋上。
“老婆子沒有能力,只能給兩位姑娘吃這個,你們可別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半夏一臉誠懇道。
她無家可歸的那段日子,經常餓肚子,還險些餓死,有紅薯吃就不錯了。
張大娘喝完孟晚尋倒的熱茶,撐著桌角,緩緩站了起來。
“我有事要出去一下,你們自便,將這里當做自己家。”
半夏扶住她,關切地說道:“這么大的雪,您獨自外出太危險了,有什么事吩咐我就行了。”
“不礙事,我都習慣了,你們沒來時,我都是一個人。”
張大娘輕輕拍了拍半夏的手,往門外走去。
孟晚尋看著她顫巍巍的背影,面露不忍。
“張大娘,我們陪你一起吧。”
張大娘扭頭笑了笑,“真的不用,我約了村子里的老家伙,有伴兒。”
送張大娘離開后,半夏不解地問道:“孟姐姐,張大娘要去做什么?為何不讓我們陪著?”
孟晚尋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有什么事,不方便讓外來人參與吧。”
許多偏僻的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規矩。
“你去村子里挨家挨戶問問,看他們可有余糧,出高價買一些回來。”
孟晚尋不確定這場雪還要下多久,當務之急是解決食物問題。
馬車里已經沒有干糧了,方才那番話不過是說來騙張大娘的。
張大娘自己都沒有吃的,她們怎么忍心吃那兩根紅薯。
“好,我現在就去。”
半夏披上斗篷,從院中撿了一根木棍當探路的拐杖。
“切記,多給一些銀錢。”孟晚尋站在門口,高聲叮囑道。
聽張大娘說,這里之所以叫做一碗村,是因為村民的心愿是人人能吃一碗飽飯。
若是鬧雪災,村民們的存糧會越來越少,一碗村又是貧瘠之地,高價購買食物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