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陳昭忙了一天,從村委返回家里,在門口又被孫玉厚攔住了。
看著父親的舉動,陳昭這才想起來,昨天老爺子就有話想和自己說。
他便停下腳步,和孫玉厚一起在門口蹲下,先給父親的煙斗點燃煙,然后問道:“爸,你找我什么事?”
孫玉厚深深地吸了幾口,慢慢的說道:“我想多承包幾塊地,搞機械化種植。”
“啥?”陳昭微微一驚,隨即笑了:“爸,我知道你是人逢喜事精神好,斗志也高,你想多承包土地我也理解,你是咱們村頭號莊稼能手嘛!可是你還想著搞機械化種植?這就有點想多了。”
“咋?咱們村處于山地,大多數能種植的土地都是梯田,也只能用小型機械,這些小型機械,有那個我不會操作?”
這一下陳昭怔住了。
孫玉厚說的是實情。
他是村里有名的莊稼能手,能和他并肩的,除了陳昭,就是金家灣的金俊武了。
現在陳昭和金俊武都在村委工作,享受村里的補貼,不用在土地上拼命,那全村搞莊稼的頭把交椅,非孫玉厚莫屬了。
如今雙水村走上工業化道路,許多老漢都被安排進了工廠,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因為孫玉厚是陳昭的父親,為了避嫌,自然不能讓他進廠子。
但老漢身體壯,精神好,又是事事順心,總覺得自己還可以有一番大作為。
所以他想到了承包村里的土地。
因為連續開了三個工廠,全村大部分勞力都去了廠里工作。
一車又一車的磚,一車又一車的蔬菜,一車又一車的豬飼料開始運出去,一捆一捆的鈔票進入大家的腰包。
這收入,很明顯比地里刨食多多了。
因此這雖然才半年過去,但已經沒有人愿意去地里干活了。
畢竟只靠家里的老人和女人,也忙不過來。
農忙的時候大家請的鄰村親戚朋友來幫忙,村里給兜底。
秋收看起來也是這么做。
但孫玉厚卻看到了另一點。
因為可以上班,很多人都不愿意種地了。
寧可地里長滿了草,也不愿意處理一下。
看樣子雙水村的這個秋天,糧食要欠豐收了。
所以他打算將那些不愿意種的土地承包下來,按照比例上交國家和集體的之后,再用糧食抵消租費。
按這個計劃辦下來之后,他一年真是好能打下十幾萬斤糧食。
“爸,你這是何苦啊!”陳昭立馬拒絕了。
好家伙,我好不容易才讓妻子不那么辛苦,保持健康,你這個當爹的又給我整這么一出。
村里的田地情況,他陳昭心中十分清楚,開始連好田帶梯田,差不多有一千二百畝,現在搞了退耕還林,差不多還有九百畝,自己打算多建工廠,這樣很多田地將來會成為廠房。
粗略地算下來,還能余下五百多畝。
老漢哪怕承包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