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整個村子上完高中的兩只手都數不完,上哪里找這些人才去?
于是,陳昭便召開會議,請大家一起想這個問題。
“咱們雙水村的攤子越來越大,以后啊很多事越來越需要腦子,光下死力氣只能跟在人家后頭撿洋落,只是眼下飼料廠、蔬菜大棚、磚廠到處都缺人才啊,咱們得想點辦法,給雙水村多弄些人才!”
“這可不好辦!”金俊武皺著眉頭,“雖說咱們雙水村發展的挺快,外邊的姑娘也愿意嫁進來,但是那些高中生、中專生都不愿意來咱這兒上班。別說別的村子了,咱們村的高中生不也想著往外跑嗎?”
是啊,像田潤生、金波這樣的,總覺得黃原比雙水村好,看電影也方便。
也就是田潤生娶了郝紅梅,被他想辦法留在村里了。
那個金波因為娶了藏族姑娘,又在外面搞生意,就一心一意的在外邊呆著了。
畢竟外邊的世界更精彩。
別看孫少平一到假期就往家里跑,其實那是做社會調查。
據陳昭所知,因為孫少平寫的那兩篇社會調查報告,先后發表到重要期刊上,所以孫少平很受上面重視。
據說要把他調到省辦公廳,前途一片大好。
陳昭自然不能讓他自毀前程回老家建設新農村。
連最親近的弟弟都招不來,能指望陳昭招到別的大學生、中專生?
說到底,雙水村是農村集體企業,在這兒上班可拿不到城市戶口,現在可不是三十年后,城市戶口還是很吃香的,別的不說,光相親就能占很大便宜,好多村里的好姑娘就為這個寧愿嫁給城里的落魄戶。
“既然他們不愿意來,那我們就自己培養中專生出來。”沈隆已經想好了辦法,“我去黃原找找田書記,讓他給家鄉幫忙弄一些委培生的名額,我們自己出錢培養中專生。”
所謂委培生就是學校或者培訓機構接受學生或學員入學或接受培訓前所在單位的委托,對其進行培養,由單位支付費用,學生或學員畢業或者結業后必須回到原單位工作的一種招生培養制度,雙水村現在經濟上寬裕了,供養十多二十來個委培生不成問題。
說到這里,陳昭已經開始盤算村里的年輕人,哪些適合去做委培生。
甭說,還真一口氣想了不少,田家圪嶗的,金家灣的都有。
對,二爸孫玉亭的二女兒孫繼紅今年十六歲了,也可以去做委培生。
“另外,我順道去一趟省城找喬書記,要上兩個大專院校的委培生名額,我考慮讓金強和潤生這倆年輕人讀大學去,以后咱們村讀了高中考不上大學的,到時候也走委培生。”
其實金強都二十五了,年紀偏大,但是誰讓最適合去讀大專的金波不樂意留在村子里呢。
陳昭將自己的打算詳細說出來之后,金俊武和孫玉亭頓時激動了。
村會計田海民,剛入選村委的田福高、金光輝也十分心動。
因為金強是俊武的侄子,繼紅是玉亭的二女兒,他倆有機會一個上大專,一個上中專,當長輩的肯定樂意。
再說了,俊武的倆孩子也在讀高中,若是考不上好大學,也有個托底嘛!
而田海民、田福高、金光輝三人,孩子都在讀初中,他們自然也想為孩子的將來做打算。
沒想到少安支書已經考慮到這個地步了。
那還用說,大力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