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原師專雖然主要培養老師,也負責將里面的高官子弟送到省里大單位的大專類院校,但是也有中專性質的教育機制,比如財務會計、機械類專業。
這些專業畢業后一般分配農機站……
陳昭需要的委培生,只需要培訓一年時間,讓這幫人早點回雙水村工作。
所以,當陳昭回到村里,將這件事通報之后,整個原西縣都炸鍋了。
雖說是委培生,雖說是中專,但是還是有莫大的吸引力的。
誰不想接受更好的教育?
誰不想到工廠上班?
誰不想有機會更進一步?
所以瞬間有許多年輕人擠破了頭來雙水村報名。
但是雙水村也不會來者皆收。
送禮也不行!
還是必須經過一番考核。
雙水村的年輕人,必須通過五年級考試,而外邊的年輕人,必須通過初中考試。
而且必須簽訂保證書,上完學后到雙水村工作五年云云……
于是經過一番考核,選中了十五個雙水村的,十五個外村的,湊夠了三十個名額,去了黃原師專讀書。
少了十五個干活的年輕人,陳昭又跑到縣城,聘請了一些剛被子女提前頂班的骨干工人。
因為他們工齡長,技術好,所以來到雙水村工作后,干的比那些年輕人還要好。
將這些工作理清楚后,時間已經進入八月份,陳昭又去了一趟省城,從喬伯年那里拿到了幾個大專的委培名額。
第一批名額落到金強和金二錘兩人身上。
金二錘今年光榮退伍,鑒于他為國立功,村里直接將他招入廠子,同時給他一個大專委培生的名額。
這一下把前大地主金光亮激動的,送了一大壇子蜂蜜給村里。
八二年的六月十日,陳昭一大早就去村委請了假。
這一天是孫玉厚承包的田地里面的麥子成熟了,需要收割。
孫玉厚承包的這一百多畝地雖然基本上連在一起,家里也有各種機械,但也不是孫玉厚一個老漢能處理掉的。
陳昭作為家中長子,當然得專門請假,給老爺子當免費苦力。
村支書請假,大家當然得支持。
金俊武笑嘻嘻的說道:“少安書記,你估計玉厚叔承包的這一百畝麥田,能收多少糧食?能不能過黃河?”
旁邊的田海民笑著說道:‘那還是用說?玉厚叔去年產糧五萬兩千斤,已經是咱們原西縣的頭號種糧大戶了,今年肯定會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被說過黃河了,我看基本上能超長江。’
七十年代有個要求,畝產八百斤過長江,畝產六百斤過黃河。也就是說長江中下游地區畝產只有八百斤,黃河流域只有六百斤,全國大多數地方比這個畝產低。
黃原雖然距離黃河很近,但是雙水村的田地最多只能澆灌東拉河的水。
這在幾年前,最多只能畝產五百斤。
當初田福堂一心想著炸掉神仙山和廟坪山,在哭咽河上游建一條米糧川,他的目標也不過是“過黃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