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王孫玉厚所創造的大新聞,幾乎如颶風一般橫掃了整個全國上下。
雙水村本來是全國第一批搞承包制的村子,這里誕生了全縣第一個萬元戶,然后義無反顧的走上工業化道路。
但是僅僅工業化道路走了四年,他們又在農業上取得佳績。、
畝產九百五十斤!
一百零三畝產量是九萬八千斤!
這簡直是傳說一般!
實在太讓人震撼了。
省報、國家通訊社、群眾日報,其他重要機關報刊,全都發表了這條新聞。
《黃原誕生種糧大王,畝產近千!》
《改革春風吹滿地,雙水村人民真爭氣!》
《雙水村工業農業兩手抓》
他們在瘋狂的傳播著一個名字。
孫玉厚!
五十八歲的種糧大王,在黃土高原種出超過長江的產量來!
一時間,孫玉厚的名字被大肆宣傳。
有好事者把孫玉厚和華西村的種糧大戶嚴美昌、大邱莊的種糧高手馬德良相提并論,稱之為國產三大種糧王。
連正在視察黃原的一位政務院副相也臨時增加了行程,和高步杰高老一起來到了雙水村,視察了孫玉厚承包的田地,還和孫玉厚親切握手,夸他老翼伏勵,志在千里。
高步杰笑著說道:“副相,咱們這位種糧大王孫玉厚,是村支書孫少安的父親。他看著村里人都進了廠子,沒人愿意種地,就主動幫兒子排憂解難,承包了一百零三畝地,采用科學方法營務莊稼。”
“這好嘛!”副相哈哈大笑,又伸手拉住孫玉厚的手笑道:“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你父子倆都為雙水村做了杰出的貢獻啊!”
孫玉厚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陳昭在旁邊笑著說道:“那都是國家政策好,其實我們就是站在風口的……風箏,有了風我們才能飛上天,同時還有一根線系在身上,沒有風,沒有線,風箏就會落地。”
“說得好啊!”副相哈哈大笑,對高步杰說道:‘我聽說咱們的少安書記小學畢業就沒上學,但是靠自學學得一身本領,還將弟弟妹妹輔導成大學生,我本來還不信,現在看來是真的。’
“哈哈哈……”
副相走后很長一段時間,雙水村的村民都無法平靜。
誰能想到,幾年前還是窮的家里成亂包的孫家,這才幾年就翻了天了。
這孫玉厚成了種糧大王不說,還養出了幾個好娃娃,個頂個的優秀。
這真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要不然,我們私下里找找劉玉升,請他指點一下怎么改改風水?
……
而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歐洲法國,也有一群衣冠楚楚的人提到了孫玉厚的名字。
“尊敬的部長先生,我認為孫玉厚先生完全配得上法國農業勛章,想想看,如果我們的第一枚海外農業勛章頒發給一位中國農民,必將讓我們這枚勛章的名聲傳到遙遠的東方去,我們的農業公司也就可以進入他們的國門,獲得空前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