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嘆道:“兩位先生是元廷進士,曾在鄉野蟄伏多年,元芳也是關中豪杰,三位都是見識不凡之人,若是你們也想不出,只怕天下間少有人想出的,不過我有個計劃,你們看看如何?”
三人對視一眼,一起躬身行禮:‘請主公示下。’
“待屠獅大會之后,我要發出求賢令,便請天下才德兼備之士,入我關中,一起討論讓百姓永遠有飯吃的法子,你們看如何?”
三人這才明白,陳昭為何今夜召來他們三人,原來目的是想發出招賢令,需要這三個人支持。
劉禎是川蜀名士,趙晉和李元芳是關中名人。陳昭的招賢令發出,勢必會對他們當地人的利益有所影響,所以先和他們商議。
不過這三人之所以追隨陳昭,是因為他們都是胸懷大志,愿隨明主縱橫天下,對于陳昭“求賢若渴”的勁頭,當然會大力支持。
只要盤子足夠大,蛋糕足夠大,足夠他們這些元老吃的好,吃得飽。
所以這三人便一起答應了。
陳昭嘆道:“謝遜此人,也是才華卓越之輩,只要他不被沖昏頭腦,也算海內奇男子,若是他肯投奔于我,我便是說服師父,請天下群雄寬恕他,也愿意去做。”
張無忌心想:“雖然你有明主氣象,但我義父已入明教,拜過明尊,豈能向你投降?”
此時李元芳道:“主公胸懷四海,海納百川,這謝遜若是肯低頭效力,倒是他的福分。”
“福分不福分的,以后再說,元芳,我想讓你去見一見謝遜,問問他是否愿意棄明投夏。”
李元芳道:“是!屬下遵命。”
腳步之聲輕響,李元芳走了出來。張無忌和韋一笑心下大喜,但知陳昭武功極高,稍有響動,立時便被查覺,陳昭若是出手,只怕自己也難以取勝,最多不過是自謀脫身,韋蝠王或可逃命,但要救義父,卻是千難萬難了。當下屏息不動。
只見李元芳離開房間,徑直向西而去,張無忌兩人待他走出十數丈,這才輕輕移步,跟隨其后,很快便離開夏王宮。
張無忌不知,此時陳昭對趙晉道:“趙先生,你覺得屋頂上的兩人是何人?”
趙晉微微一笑:“主公考我呢,屋頂兩人,呼吸極輕微,都是輕功極高明之人,但兩人內功一個為正,一個卻透著邪,所以我以為內功為正之人,乃是明教教主張無忌,至于另一個人,那不正是李指揮使剛才所提到的韋一笑嘛!”
“哈哈!趙先生耳力,果然了得!憑此本領,屠獅大會還要請你老坐鎮啊!”陳昭道。
“固所愿,不敢請耳。”趙晉回道。
兩人話說完,一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