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火燒圓明園之后的大清和英人簽訂的條約,武昌成為通商口岸,英人也建立了租界。
但陳昭不會慣著英人,占據武昌之后直接拒絕了英人的租界要求,知名令他們建立領事館。
而且明確告知,敢在他的地盤上鬧事,他不介意將這群英人打成麻瓜。
英人參贊巴夏禮一開始當然只是口頭表示同意。但海軍提督何伯率領的艦隊被光復軍的沿江大炮給打沉三艘之后,他立刻改口,大談中英友誼。
再加上陳昭拿出了種種工業品,告訴他如果英人不和他合作,他不介意與高盧人、普魯士通商。
他相信普魯士宰相俾斯麥一定會認為中華光復都督府的工業品很有價值。
于是英人很快低下了頭顱,開始認真的和陳昭做生意。
又因為擊潰了湘軍,趕走了皖省團練,而淮軍遠在蘇杭,所以光復都督府有了短暫的修整期。
陳昭開始憑借手中的軍隊推行改革。
他首先在他控制區范圍內施行完糧納稅政策,同時在軍中全力推行現代教育。
同時從軍中和推行完糧納稅的地盤當中,選拔跟他一條心的人才。
這些人或者懵懵懂懂,或者有心跟隨,或者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陳昭的軍隊太強悍了,加上他給的錢太多了,這些人都很努力干活。
于是經過一年整頓,陳昭鞏固了鄂豫皖根據地的地盤,便立刻推行均田等賦,同時將土地收歸國有,開始消滅地主階層的生存土壤。
同時發展工商業,利用淮商、湖商,建立了諸多工廠,并嚴格推行知識化管理。
這一系列的強硬變革,是建立在陳昭屠殺了治下十萬地主團練的基礎上的。
通過打土豪積攢了大量錢財,建立了無數工廠,和英人做起了貿易,還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漢陽兵工廠。
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清廷還是各地團練,尤其是像曾公、李合肥、左季高這樣的杰出人士,都清醒的認識到他才是大清的掘墓人。
但此時他治下地盤三省十二府近百個縣,民眾上千萬,軍隊二十萬,其中火槍兵五萬,炮兵數千門,曾李左三人的軍隊加起來也干不過他。
因此在這些人的文章當中,他被描繪成了吃人的魔鬼,殺人的屠夫,毀滅中華的人渣。
但在蓮生眼里,陳昭卻是最有魅力的男人。
蓮生此時全心全意的愛上了陳昭。
在她心里,再沒有比陳昭更好地男人了。
這個男人當初為了她殺了人,還帶她去了山里做匪。
當時蓮生還不理解,現在想想,那是她的二虎哥為了她,積蓄勢力,為了將來一飛沖天,直上云霄啊!
果然現在她什么都有了。
各種首飾應有盡有,各種布匹隨便用,想聽曲子就聽曲子,想讀書也有無窮無盡的書本。
表面上只是都督夫人,但背地里有人稱呼她是將來的皇后。
這讓她無比滿足。
……
龐青云感覺自己如同做夢一般。
兩年前,他還只是一個清軍游擊統領,手下一千五百人被打的全軍覆沒,友軍不動如山遠遠做壁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