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就是這樣,穆長縈,你不需要回答什么,你盡管放空就行。
穆長縈為自己的躲避回答沾沾自喜的時候,就聽到華當寧不依不饒的說:“煦王爺既然讓煦王妃坐在這里,自然就是想聽煦王妃的意見。煦王妃精通政務,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才是。”
穆長縈甩給華當寧一個冷眼,看他一副得意的樣子,絕對是在報仇她剛剛扔出去的白眼。
莫久臣沒有說話,突然感覺到鋪在席子上衣袖一緊,他低頭看去,“柳扶月”正僅僅的攥在他的衣袖表達自己的不滿。他輕皺一下眉頭,想到現在的場景,很快就舒展開來。說:“王妃盡管答就是。”
穆長縈回頭不可思議的看著莫久臣,這家伙也是要看她的笑話是吧。好!他們等著!
“沒錯。”穆長縈緊緊攥著莫久臣的衣袖來掩飾自己的心里的緊張:“我就是馬大人的建議不滿,非常不滿,通通不滿。”
眾人詫異。讓王妃給出建議,現在卻全盤否定,確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出乎意料的自然就是提出建議的馬大人,他站起身來面對煦王妃,問道:“既然王妃不滿下官的想法,那王妃可有別的提議?”
“有啊。”穆長縈提著一口氣面對馬大人,表面上云淡風輕,但是莫久臣衣袖的褶皺還是暴露了她有多心虛。這個小動作逃不過莫久臣的眼睛。
穆長縈說:“大理寺卿的位置說重要很重要,說不重要也可以舍棄,不是嗎?”
在場的人聽后,左右看看,最后將目光鎖定在煦王爺和煦王妃身上,沒有說話。
穆長縈看出他們的微表情,繼續說:“依我看,重點不是誰繼任大理寺卿,重點是不能讓高相國的人繼任這個位置。”
說著,穆長縈松開莫久臣的衣袖,起身走下臺階:“王爺手里監尉司與御史臺完全能夠替代大理寺的職能,這種重復的職能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如虎添翼,但是又做不到多少的錦上添花,不過白白浪費王爺和各位的精力而已。”
“還有高相國。”穆長縈雙手端在前面,分析說:“六部之權都在高相國手里,尤其是刑部與大理寺的關系很是微妙,大理寺對于高相國而言才最為重用。”
馬大人說道:“所以下官建議從御史臺各位大人中挑選一位四品臣工繼任,就是想將大理寺卿的位置留在王爺手里,而不是流向高相國處。”
“馬大人說的有一定道理,可是馬大人別忘了,任免大理寺卿這種官職的人可是陛下。”穆長縈說:“王爺也好,高相國也罷,最后呈上的名字不過是大理寺卿的備選而已。今日馬大人建議是御史臺大人們的門生,那么高相國提出的就會是六部大臣的門生。說到底就會是兩方之爭。可是朝中還有中立派,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如此重要的職位被兩黨控制著?”
穆長縈這幾日一直都在看柳扶月自己寫的政務分析,雖然記得不是滾瓜爛熟,但關鍵的部分可都記的非常牢固,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足夠讓她應對這個突發的狀況。
“中立派中也有不少位高權重的大臣,這么重要的位置被兩黨之爭,他們應該不會同意吧。”穆長縈轉身看向莫久臣,歪頭問道:“王爺覺得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煦王爺,就連一直都是無所事事的華當寧都收起折扇,認真嚴肅起來。
莫久臣抬眸看著說出剛才一切的“柳扶月”,有了興趣:“你繼續說下去。”
穆長縈看出莫久臣不反對自己的說話,說明她的話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于是放心大膽的說:“所以我的建議是,不用各位大人的門生,直接全力推舉一位中立派的高品級大人為大理寺卿,重點是阻止高相國的人占這個位置。”
“前一陣子科舉結束,朝中新入不少年輕學子,與其弄一個大理寺卿,不如眼光放在這些未來臣子里拉攏一番。”穆長縈說:“更何況,旱情未減,陛下焦頭爛額。”
穆長縈向莫久臣努了一下嘴嘴巴:“我們的王爺呢,不去上朝做了個甩手掌柜。高相國確實有所動作,但是動作都是給太子殿下增加功績。所以說,關于旱情的事實,兩方是一個事請也沒干。”
說到此處,穆長縈就對莫久臣,不,應該是兩黨都不滿,百姓疾苦才是他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現在還在這搞個破職位,簡直讓人討厭作嘔。
穆長縈這番冷嘲熱諷可是讓在座的所有人都變了臉色,大家紛紛看向主位上的那位“甩手掌柜”,見他面色還算平和,不約而同的為煦王妃捏了一把冷汗。穆長縈可不管三七二一,既然莫久臣和華當寧要看她的笑話,她不介意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成笑話。
仇嘛。必須當場報才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