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案子越鬧越大,最后傳到了壽康殿。
太后正與兩個兒子一起吃午飯,聽到這個消息后先是震驚后是問兩個兒子的態度。
莫久臣一邊優雅的喝著湯,一邊說:“兒子管不了這些,該怎能么辦就怎么辦。”
太后又問看著有些勞累的皇帝,問道:“皇帝,你說呢?”
莫帝因為勞累不想多談,說:“京都衙門已經定案,無需解決。”
太后說:“可是已經鬧到大理寺,這是在對朝中政權提出質疑。”
莫帝道:“派人鎮壓就好。”
莫久臣悠閑道:“都是女子,皇兄想怎樣鎮壓?”
太后驚訝:“都是女子?”
莫久臣點頭:“因為案件是一家兒媳為保清白誤傷家公,可是家公不擔圖謀不軌的罪名反而重罰傷人兒媳。民間百姓尤其是女子認為不公,越過京都衙門直接去大理寺喊冤,一方面要求家公有罪兒媳無罪,一方面控告京都衙門斷案過錯。大理寺外被圍得水泄不通,都是手無寸鐵的女子,禁軍若是強制鎮壓,百姓之間可就失了民心。”
太后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連連點頭:“臣兒說的沒錯。皇帝,這個案子已經影響巨大,你可不能直接判斷,要多聽百姓心聲和臣子建議才是。”
莫帝想了想說:“兒臣去一次星司局看看吧。”
又去那個地方!
太后一直對星司局的存在又愛又恨。她愛是因為她時常能夠夢到先帝,星司局的徐源時會給她解夢安慰,是她對先帝的懷念。她恨是因為皇帝對星司局的信任已經遠遠超過朝臣,堂堂一國之君靠星象命格治國實在是荒唐。
她立刻叫住說:“這個案子事發突然,星司局應該看不出什么。皇帝還是朝臣商議的好。”
莫帝不同意:“案情事關民心,兒子必須多看國運才是。”
太后說:“民心不是天意,星司局算不得民心。”
莫久臣在二人之間目光流轉,微微搖頭。關于他們之間就星司局的爭吵,他毫無興趣。待聽到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完之后,他拿起手帕擦著嘴巴道。
“依兒臣看來,現在最主要的不是破案而是安撫民心。”莫久臣放下手帕,抬眸之間眼中含笑:“如果皇兄需要動用監尉司,臣弟絕對支持。”
-------------------------------------
大理寺門口愈發嚴峻,聽說已經動用禁軍前來阻止,只是沒有禁軍統領的下令,他們只能擋不能動手驅趕。
大理寺卿顧合知站在臺階上看著底下銀光鐵甲的禁軍和手無寸鐵的百姓兩方對壘,露出不可察覺的笑容。
一位大理寺官員走過來行禮道:“顧大人,這可如何是好?”
年輕的大理寺卿雙手負后露出十分難辦的神情:“暫且這樣吧,一切還是聽陛下做主。”
就在這時,一匹從宮里奔馳而來的快馬來到大理寺,傳信禁軍翻身下馬穿過人群和禁軍來到大理寺門前,送上信件:“顧大人,陛下手諭。”
顧合知接過來打開一看,英俊的臉色閃過一絲陰霾。他收起手諭對旁邊問自己如何是好的同僚道:“讓禁軍散了,通知下去,大理寺現在收狀紙,判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