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節目組同樣需要這樣的鏡頭,只有這樣才有看點不是?
終于,在王深不懈的努力下,順利的完成了第一個任務。
緊接著,王深與王小穎就需要乘車去往下一個任務地點。
雖說這是一檔競技比賽類型的節目,實則只是在觀眾面前呈現的是這個模式而已。
真正的事實,并不是如此。
怎么說呢?
八組嘉賓能否晉級,其實并不是依靠當期排名來決定的,而是事先與節目組已經簽訂了期數。
也就是說,簽訂的合約是幾期,那么也就錄制幾期,到時節目組會設定在最后一期恰好淘汰。
當然,錄制途中的排名,大體來說,還是真實的。
只有當某些嘉賓合約未到期卻在當期面臨淘汰的規則下,這個時候節目組會進行補錄,硬生生把排名面臨淘汰卻合約未完的嘉賓移形換影的弄到排名靠前,再把合約到期的嘉賓淘汰。
其實很多節目都是這種模式,說是真人秀節目,實則還是靠明星們去演。
就連錄制途中要說什么話,抖什么樣的梗,或者是做什么事,都有著隨行作家在一旁提示。
說到底,如果不是這種模式,綜藝節目想要好看,那么對于嘉賓的要求就必然很高,而這顯然是非常有難度的。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又為了節目內容豐滿,那么只能采用這種模式進行錄制。
如果說,在沒有臺本的情況下讓一些嘉賓自由發揮,恐怕錄制整天都不會有什么好的素材。
就像王深錄制我們來了一樣,他就有著人設臺本。
人設是定位他在節目中的形象不與其他的嘉賓重合。
臺本就更加重要了。
因為錄制的內容不可能是沒有限制的隨意發揮,只有依靠臺本,才能正確的引導其他的嘉賓需要做什么樣的事情。
并且也能掌控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不會錄制到一些無關緊要浪費時間的東西。
不說遠的,就說這檔節目,王深所簽訂的合約正是整整的十二期。
也就是說,王深整季都不可能淘汰。
不過,既然是做節目,那么必須要有職業道德,如同演戲一樣,需要盡可能的做到不被觀眾發現破綻。
其實有時候就算王深露出了破綻,也無傷大雅,這是因為后面還有著剪輯師,在他們的操作下,呈現給觀眾面前的必然是每一位嘉賓為爭奪名次拼搏到最后的畫面。
“王老師,您是否可以問路人搭便車?”
完成了任務,王深領著王小穎,剛打算用節目組發放的活動資金打車去下一個任務場地,節目組安排給王深的隨行作家就走了上來細聲的問道。
在簽訂的合約上面有著這一方面的約定,所以王深一般都不會拒絕。
大多都是節目組讓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當然,如果是太過分的要求,他肯定會拒絕。
不過,節目組也懂得做人,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讓王深這種大咖去做一些過分的事情。
不僅如此,連帶一些小的要求,也是用著商量的語氣。
顯然,這只是大咖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至于一些小咖,節目組能在無數的小咖中邀請他們來,已然是在給他們露臉的機會。
有些時候,就算節目組沒有要求,一些小咖為了能夠在好不容易等來的機會中博出位,還會特意的做一些奇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