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照既定的劇本,憑借《江海堡壘》、《攀山者》和《一個饅頭》開畫后的上座率,就算口碑確實不咋地,但是借助群星云集的大制作場面,下映后怎么著都能有二三十億的票房。
不說大賺,保本總是可以的。
畢竟是大制作,且大牌明星又多,自然投資也大。
因此,二三十億票房只不過保本,二十五億之后才開始真正的賺錢。
可是,由于王深橫插一腳,由于《我和我的祖國》的強勢沖擊,使得同期上線的三部大制作電影全都遭受巨大的影響。
本來票房漲勢如虹,結果轉眼之間遭遇滑鐵盧。
不僅在票房和口碑各方面上被《我和我的祖國》吊打,還呈現了撲街之勢。
事此,三大電影的投資者、制作方、導演,以及眾多演員等瞬間對王深恨的牙癢癢。
對于投資制作方來說,王深的橫插一腳,導致他們本來可以恰三碗飯,結果只能恰半碗飯。
對于三名導演和眾多大牌演員來說,本來可以借此名利雙收,而后身價大漲,可是王深的參與,使得不僅無法名利雙收,反而還可能成為笑柄。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王深。
如果王深好好的呆在他的樂壇,如果王深不跑到電影領域橫插一腳,那么就不會有著這些變化。
更不用擔心電影會撲街、會虧本。
再說,撲街、虧本也就算了,還特么的里外不是人!
有道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同是混娛樂圈的,王深在國慶節非常有覺悟的出資制作國慶公益獻禮電影。
而其它的從業者,卻是滿心思瘋狂的想著恰飯。
兩者一對比,誰更受大眾惡心,一目了然。
如果王深制作的同樣是商業電影,那么還不至于如此被人詬病。
然而在國慶期間,王深恰恰制作的是公益獻禮電影。
并且還是王深自己出資制作的公益電影。
這個當兒,誰不知道王深不受娛樂圈待見。
然而,此時此刻這個不受待見的王深卻非常愛國的在國慶期間出資制作上線了一部公益獻禮電影。
對比之下,娛樂圈內其它的藝人的思想覺悟儼然相當的有問題。
尤其是與《我和我的祖國》同期上線的三部大制作電影,更是站在最顯眼的位置被裱。
這一個操作,使得娛樂圈內的無數從業者難受的要死。
有那個錢請那么多明星拍電影,怎么就不能似王深那樣為國慶、為公益獻身?
難受!
可是難受又能怎樣?
且不管王深是否真心實意,然而其所作所為便已然值得稱贊。
再加上有關部門的認可和幫助。
哪怕內心再不爽,哪怕內心再惱怒,也只能忍著。
這也是為什么在之前的那段時間,面對《我和我的祖國》的沖擊,娛樂圈內的那些從業者沒有半點動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