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吹爆《紅海行動》!”
“吹爆《紅海行動》,橫掃春節檔!”
“王老師牛皮,王老師66666。”
“王老師,給跪!”
“奧利給!”
“春節檔霸主,《紅海行動》。”
“王老師,秀啊~~”
.....
幾名大學生的叫喊,點燃了周圍不少看完電影出場觀眾的熱情,看到有記者在采訪,也是紛紛叫喊起來。
最開始,只有幾人在喊。
有人帶頭,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氛躥升,頓時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同樣叫喊起來。
這家旺達國際影院,是京城最大最全面的幾家影院之一,也是許多新電影上線記者們喜歡蹲點采訪的地方。
這個時間點,不僅是先前的那名女記者在這里尋找路人進行采訪,上十家媒體的記者們都在這里蹲點采訪。
關于媒體方面,誰能最先搞到第一手消息,誰就能有獲得更多的流量,從而得到更高的收益。
如今是信息時代,流量在很多方面,等同于白花花的鈔票。
也就是說,誰能獲得更多的流量,就是能賺到更多的錢。
十多家媒體的記者,相繼采訪了不少觀影出來的人,得到的答案,全都是統一吹爆《紅海行動》的狀況。
正是因為如此,方才使得她們認為觀看首映的觀眾全都是“演員”,全都是為了忽悠更多的不明真相、不知情況的觀眾花錢請來的“演員”。
只是,通常情況下,花錢請來的路人“演員”,其業務能力并不會有多高,不可能像現在這般表現的如此敬業。
從神情、語氣、感情等等方面,簡直與真的一模一樣,簡直比真的還真,神乎其技,令人難以置信!
給人的感覺,實在是過于敬業,敬業到與真的一般無二。
此刻,不少記者團隊不約而同的冒出相同的念頭。
心說,如果不是提前已經知道《紅海行動》乃是實錘的爛片,這會兒差點就信了。
只是,雖然這么在想,卻又感覺過于不可思議。
因為,在她們眼前的群眾“演員”,所表露出的神態、神情,簡直吊打娛樂圈的眾多影帝、影后。
這就匪夷所思,不敢置信了。
“難道《紅海行動》真的不是爛片?”
被人群的呼喊聲所影響,采訪團隊中的一名工作人員率先轉移陣線,自言自語疑惑的問出聲。
“不可能吧?”站在他旁邊的工作人員也是一臉的疑惑,“那么多影評人和藝人集體發表了《紅海行動》是爛片的影評,已經實錘的不能再錘了,怎么可能不是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