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更愿意相信那虛無縹緲的緣分。
因為沒辦法嘗試每一個人,因為沒辦法得到每一個異性的青睞,所以才不得不尋找緣分這種荒誕無趣的借口作為安慰自己的理由。
如果有跟復數外貌身材皆佳,性格相似的異性選擇戀愛關系的話,大多數人是沒辦法做出正確的決斷吧。
無論選哪一個,內心都會在詢問自己,是不是另一個更好呢?
人就是這樣貪得無厭的生物,卻還苛求著真心和真情。
如果考慮現實的實際因素,大多人選擇另一半的標準是外貌和家境。
所謂的一見鐘情只不過是人們受騙于外貌的一時沖動罷了。
而在信息社會,ps或是網圖更讓這種虛無的戀情變得毫無意義。
哪怕是同樣的性格和事務,如果對方長得很好看便會愛屋及烏的喜歡附屬的一切。
但如果外表不盡人意或者是不符合自己的審美便會下意識的感到厭棄。
所以,對于陳虛而言,他并非是不能感受情感和愛意。
他只是單純的找不到喜歡的意義罷了。
所謂的喜歡和交往,難道就只是完成一些既定的情侶約會項目刺激荷爾蒙,然后在完成千百萬年來人類賴以繁衍生存的繁殖沖動。
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是別人應該也可以吧。
如果外部條件不能成為決斷的理由,那么就只剩下內在的品質或是事件了。
當然,一見鐘情也好,緣分也好,都是聽起來再愚蠢不過的荒唐理由了。
但在沒辦法全面選擇最適合的人的現實之下,相處事件的長短或者是附加的特殊經歷以及事件就成了特別的加分項。
就像前面所疑惑的換成其他人是否也行的問題一樣。
或許換成其他人也會有同樣的回憶甚至美好也說不定,但在那個已經消失的時空之中與自己共同編織美好回憶的是確定的人,而不是可以隨意替換的存在。
因此即便是有了可能更好的選擇,這些特別的已經發生且無法復刻的場景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加分項或者說是個人標識。
而此刻對于陳虛來說,蔚婭所擁有的獨特回憶,也是旁人所比不了的。
不單單是承諾以及信任度的原因,以往的經歷也好,共同保守的秘密也好,都使得陳虛和蔚婭之間構成了這種彼此專屬的秘密認證。
這種無法與他人訴述,也沒有其他參與者的共犯式的關系,是旁人所無法替代的。
不管是夕離還是雪希甚至是蘇嫣或者其他人,都不行。
所以,這才是陳虛沒辦法拒絕蔚婭的原因。
即便知道對方或許另有所圖,即便感受到了對方身上的異常和變化,但陳虛還是只能選擇接受。
因此,他也沒有第二個可以信任的人了。
無論蔚婭發生了什么改變,經歷了什么,在那件事上兩人就是無法分割的親密共犯。
這是無法被剝奪也無法被替代的。
正當陳虛神情復雜地凝視著面無表情的薇婭,想找到她身上那股異樣感的來源的時候。
方惠理帶著幾個高年級的學生面色陰沉地來到了他的面前。
“陳虛,因為涉嫌舊務中學時期的某件事,你必須配合我們接受調查和問詢。”
“換句話說,你被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