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曼顯然不信,但知道她臉皮薄,也沒有再鬧她。
還沒等她們回到雜志社,蘇楚的微信就收到一條添加好友的驗證信息,上面就寫著“葉仲昀”三個字。蘇楚心一下跳得很快,就好像那一年她搜索到葉仲昀的QQ號,自己去按了添加,然后坐在電腦前一直等著驗證通過的時刻,現在她閉著眼睛按了確定。
葉仲昀并沒有發消息過來,她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就點進他的朋友圈去看。
果然是一絲不茍的商界大佬,朋友圈全部可見,但內容也寥寥無幾,多是轉發的行業新聞,還有幾條是轉發自己投行公眾號的文章,而最新一條也是大半年前的舊聞了。
蘇楚忙打開自己的朋友圈,幸好是三天可見,她習慣在朋友圈分享美食、旅游和秀場的美圖,發圈頻率實在是高。雖然知道他很大可能不會點進來看,但是蘇楚還是想要以防萬一。她的頭像是去英國時拍的風景照,朋友圈的背景圖是自己插花拍的圖,她特意點了大圖看沒什么問題,簽名也是一貫的勵志向,這才放了心。
下午下了班,景曼曼和展飛約會去了。蘇楚自己回家做飯。這個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工作五年的她還買不起房子,但是也隨著薪資的增加一步步把家安到了交通方便的街區,樓下就有超市,走十分鐘就是傳統市場,不用打車的距離就有大型購物綜合體。她沒有應酬接待的時候還是喜歡下了班自己去傳統市場買些喜歡吃的回家做。
如果說商場超市標志著大都市的高效便捷時尚光鮮,蘇楚更喜歡傳統市場透出來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租住現在這個房子也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了,因為經常來市場,攤位的大叔阿姨都認識她,見她過來都會主動打招呼,不是新鮮的食材都不好意思賣給她。
這不,賣海鮮的劉叔見她走過來就熱情地招呼:“小蘇啊,今天的扇貝新鮮,買幾個回去蒸粉絲。”蒜蓉扇貝蒸粉絲是蘇楚最喜歡的幾道菜之一,也經常做,聽劉叔這么說,她立馬過來:“好咧,麻煩劉叔幫我挑幾個吧。”
“包你好吃。”劉叔手腳麻利地幫她挑了五六個,知道她自己住,也不多挑免得她吃不完浪費。
付了錢拎著扇貝轉身,這頭賣肉的張姨又招呼了:“小蘇過來,今天的牛肉好,買半斤回去杭椒牛柳。”蘇楚過來一看,牛肉真的新鮮,她讓張姨稱半斤,去旁邊買紅綠雙椒,張姨一邊切牛肉,一邊跟菜檔的李嬸說:“姐,小蘇買的椒算在我賬上。”
蘇楚連連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又不是一次半次,你們總這樣我不好意思的。”
李嬸拿了兩三個甜椒和杭椒:“小蘇你一個人能吃多少,”一邊又朝張姨那邊喊:“這是我送給小蘇的,可不能凈讓你做好人了。”
蘇楚把錢塞給她,她硬是不要,還推她說:“快回家去,晚了做好飯你該餓壞了。”
蘇楚連連道謝,跟大家都打了招呼才離開市場。走在回家的路上,她還在感嘆:大家人都好好,下次做了蛋糕要帶給他們吃。
回家做好飯,已經是七點半了,蘇楚打開ipad上昨晚沒看完的劇,伴著杭椒牛柳、扇貝蒸粉絲,美美地吃了頓晚飯。飯后甜品是冰在冰箱的綠豆沙。大夏天來上一碗,暑氣盡消。
晚上洗過澡躺在床上,她習慣翻翻手機。晚飯自己做的兩道菜都拍了照片,用軟件P了一下就發了個圈。不意外地獲得幾個好友的點贊。等她刷過一輪微博回來,發現那條圈下又多了幾個贊,其中一個竟然是葉仲昀。
她的少女心雀躍了,自己抱著手機在床上打了個滾。被年少時的男神點贊,這成就感不亞于她成功采訪到一個一線明星。
這次和年少時男神的相遇,就像平淡生活里的一朵浪花,蘇楚的生活又回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