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采訪陳婉貞,蘇楚這幾天都在看有關的資料。方家是從方謹照的爺爺那一代開始發家的,方謹照的爺爺早年只是碼頭一個普通的搬貨仔,勝在有頭腦,后來跟著碼頭一個老板從貨運起家,自己也慢慢從一條船、兩條船,到有了自己的船隊,到方謹禮的爸爸這一代,鴻豐集團更是從貨運發展到外貿、房地產等領域。到方謹禮這一代只是守成,但他的兒子方銘無疑繼承了祖輩的商業頭腦,他接任集團總經理五年就將集團運作上市,除了市值翻了兩倍不止,更將業務擴展到數字技術與貨運融合的領域。方絮原本是鋼琴系畢業的,但是機緣巧合走進了娛樂圈,也發展得紅紅火火。
陳婉貞的娘家是醫生世家,但她早年是藝術科系畢業的,從十歲開始學油畫,曾經師從國內知名的畫家。但是婚后專業就變成了愛好,她開始做慈善基金,每年除了鴻豐集團固定將集團收益的百分之十劃入基金,她還從其他活動中募得資金。
主編跟陳婉貞約的時間是年會之后一個星期的周末。年會上,宴紫加了蘇楚的微信,她平日里行程也很滿,但每天晚上都會發信息過來,蘇楚一個人在家里無事,也樂得有人說說話。
蘇楚到方家采訪那天,宴紫特意退了一個行程在家等她。出門前,宴紫就微信她:“幾點過來,我點了之前跟你提過那家的蛋糕,還有我泡了水果茶,在家等你哦。”
蘇楚笑了,她回道:“現在出發。”
方家的別墅在近郊一座山的半山腰上。宴紫平時采訪都是跟景曼曼一組,她負責文字采訪,景曼曼負責攝影。但是這段時間景曼曼有任務在外地出差,所以她跟攝影組的另一個同事小光一起。
兩人打車到了山下,這座山上寥寥可數的幾棟別墅都是城內有名的家族所有,為了保護私密性,每家每戶之間都相距甚遠。方家前面有一段私路,是外來車輛開不進來的,蘇楚和小光就步行走過去。
小光剛進雜志社不滿一年,對一切都很新鮮。路上,他興致勃勃地問:“楚姐,你之前見過陳婉貞是不是,人好相處嗎?不是都說這樣的闊太太架子都比較大,看不起一般人。”
蘇楚工作這幾年來,也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權力有資本的,架子大的人見得多了,像陳婉貞和宴紫這樣平易近人的人,蘇楚也不是第一次見。她這樣對小光說:“別人的態度怎么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做采訪就要把采訪對象放在一個最平等的地位,不看外在的條件,這樣才能真正接觸到采訪對象最真實的一面。”
小光愣了一下,他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路上沒有再說話。
到了方家門口,他們按了電鈴,大門馬上就開了。
主宅前面就是一大片的草坪,有年頭的松柏。蘇楚想起日本有一個說法,松柏代表了年運,富貴人家的宅子落成時,都會在院子里種一棵松柏,看樹有多大多茂盛,就知道這家繁盛了多少年。方家院子里這棵松柏蔭下可容十數人遮擋烈日,可見方家的根基深厚。
剛走到主宅門口,宴紫就飛奔過來迎接她:“蘇姐姐,你終于來啦。”
大概因為在家里,宴紫看上去沒有化妝,穿著印有卡通圖案的家居服,就像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但是青春無敵,她臉上的膠原蛋白太飽滿,不用化妝也光彩照人。
陳婉貞在客廳等她們,傭人端來花茶、切好的蛋糕和一個三層的點心架。
陳婉貞對他們說:“先喝茶。”
蘇楚點點頭,她做人物專訪也不喜歡一本正經地拿著本子對著被訪者,有時候在放松的聊天中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宴紫也附和道:“對啊,蘇姐姐,你先嘗嘗蛋糕,這家是我最喜歡的,我記得你說不喜歡太甜,所以這款葡萄的甜度剛好。”
蘇楚用勺子挖了一小塊,送進嘴里,果然,她露出滿意的笑:“真的很好吃。”
宴紫見她喜歡,自己也很開心。
蘇楚:“方太太,”
陳婉貞打斷她:“不用客氣,你跟小絮是朋友,叫我貞姨就好。”
“這怎么好意思,”蘇楚有些叫不出口。
但宴紫馬上說:“對啊,叫貞姨就好。”她朝自己的媽媽眨眨眼睛,陳婉貞對她有些無奈地搖搖頭。
既然她們兩人都這么說,蘇楚從善如流:“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貞姨。”
陳婉貞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