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積云問洪熙“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洪熙半晌無語。
宋積云和他說起蔭余堂鋪貨的事“德化瓷以人像見長,龍泉瓷以顏色見長,我們的瓷器以器物見長,得做出特色才行。京城文人雅客多,我們得在文房四寶和茶具上下功夫,日常瓷則要以像薄胎這樣的高端瓷為主才行。”
兩人說著話,把宋桃的事放到了一邊。
此時的乾清宮里,寧王正說著宋積云“真是沒有想到,居然有手藝如此高超的姑娘家。一爐窯燒成了七、八成。不要說她一介女流了,就算是和男人相比,那也是鳳毛麟角,數一數二的。難怪景德鎮御窯廠的人會推薦她進京給太皇太后燒瓷器了。枉我以前還以為是她長得漂亮,得了督陶那個太監的青睞才得了慈寧宮的差事的。”
說到這里,他沖著皇上“嘿嘿嘿”地笑了幾聲,語帶著幾分輕浮地道“這也不能怪我。誰讓那宋小姐長得那么漂亮呢是個男人看了都會這么想的。”
皇上聽了面露不虞,道“你說事就說事,非議別人相貌做什么”
寧王“嘿嘿嘿”地笑了幾聲,正要說話,站在旁邊一直沒有吭聲的元允中突然道“王爺,一爐窯能燒出七、八成的瓷器很厲害嗎”
寧王被問得突然語塞。
元允中則朝著皇上拱了拱手,笑道“臣雖然巡撫江西,曾親自到過景德鎮,也曾親目睹過宋氏燒瓷,卻不知道一爐窯能燒出七、八成的瓷器有什么特別之處此時聽寧王殿下提起,不免有些好奇。”
他說完,繼續問寧王“我知道景德鎮那些數一數二的窯廠都會在御窯廠忙不過來的時候接些御窯廠的訂單。照你這么說來,宋家窯廠應該也算是景德鎮數一數二的窯廠吧”
寧王有些不明白元允中說這話是什么意思,他不由朝皇上望去。
皇上正有些好奇地望著他。
他原本這樣夸獎宋積云是為了讓皇上知道他為什么會突然想求娶她。
雖然元允中未必知道他的用心,可元允中這個人向來以善謀著稱,元允中這樣問他,想必有他自己的用意。
各種念頭在寧王腦海里翻滾了一遍,可他卻怎么也想不通元允中問這話的用意。偏偏皇上還等著他回話。他決定既想不通,那就暫時順著元允中的話說好了,以不變應萬變。
“的確。”寧王笑道,“要不我怎么說這姑娘家不簡單了我聽景德鎮的人說,梁縣新上任的那位江大人一到任,就給了這位宋姑娘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稱號。”
“是嗎”皇上聞言看了元允中一眼,感興趣地道,“那這姑娘還不錯啊”
“皇上圣明”寧王笑著躬身行禮,道,“臣正是因此而”
“傾心于宋氏”已經在他的舌尖上了,元允中卻朝著他笑了笑,再次突兀地插言道“不知道像宋家這樣的窯廠在景德鎮還有幾家”
寧王一愣。
元允中已笑著對皇上道“我上次給您帶的那套獨釣寒江雪的茶具,就是宋家和景德鎮其他幾家窯廠一起新燒制的新青花。如今宋家在京城的瓷器鋪子,也賣的是這種新青花聽說出貨太少了,他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以后。”
寧王聽了眼睛珠子一轉。
那新青花明明是宋積云燒出來的,元允中卻說是和其他幾家窯廠一起燒出來的。
元允中為何要在皇上面前壓著宋積云,生怕宋積云在皇上面前出了風頭。
難道他是怕宋積云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嗎
寧王在心里琢磨著。
元允中越是想讓宋積云平凡普通一些,他就越要讓皇上知道宋積云的優秀。
不然他的計劃也沒辦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