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妖”干飯妞就蹲在那大鍋邊上,用她不知道哪變出來的小飯勺舀著吃。
靈體一入口,她的眼睛就瞇了起來,吃得腮幫鼓起,然后鼻子還哼著什么旋律。
陳闊也蹲在她旁邊,耳朵湊過去聽了下,發現哼的是瞿穎的《加速度》,便知道,這靈體還算合她口味,今天應該很快就能消滅完。
干飯妞吃東西的時候,如果覺得好吃,都會哼唧歌曲旋律,特別好吃的,就會哼旋律比較快的歌,一般好吃的會哼慢歌。
別看干飯妞就是個憨憨的大胖丫頭模樣,作為一誕生就跨越“靈”的階段,直接進化為“妖靈”的存在,還是有她獨一無二能力的。
這個能力,便是“噬靈”。
顧名思義,這能力就是吞噬靈體。
乍聽起來好像挺普通的,畢竟所有的“靈”和“妖”都能吞噬靈體,甚至人在找到修煉法門后,都可以轉化靈氣、煉化增益自身。
但干飯妞的吞噬,卻是一種無差別的吞噬。
一旦被她認定為“好吃!”,并且開始吃了,那么不論是頂級大妖的靈體,還是普通物靈的靈體,全都會被她一點一點啃光,直到吃完。
靈氣和修為比她強再多也沒用,因為她在吃飯的時候,被吃的“食物”是無法反抗她的。
不過這也不是說干飯妞就成為一個無敵的噬靈大魔王了,因為她要發動噬靈能力有個前提,就是她要覺得“好吃”。
這并不取決于她自己的主觀意愿,而是她的本能“口味”。
如果不覺得“好吃”,那就算她想要幫陳闊戰斗,解決妖、靈,也根本下不去嘴,沒法發動那無差別的噬靈能力。
所以陳闊剛剛的那番“靈氣烹飪”,就是在處理“屋靈”的靈體,讓那靈體能合干飯妞的口味。
陳闊一直都在研究和理解干飯妞的這個噬靈能力,高中時,他就有一個判斷,干飯妞這個能力應該是對特定“結構”、“格式”的靈氣有絕對的支配能力。
那么如果能找到將不符合“格式”的靈體類型,處理成符合“格式”的靈體類型,便能最大程度發揮干飯妞的噬靈能力。
而“格式”判斷的標準,經過陳闊用大量樣本進行的觀察和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除了干飯妞覺得“好吃”以外,暫時找不到其他能夠用來歸納的共性。
雖說干飯妞覺得好不好吃,有點玄學,但也不是完全就沒辦法。
陳闊的辦法就是每次“降妖除靈”,都會帶著干飯妞去嘗靈體味道,每次發現新的靈氣類型,就會讓干飯妞嘗一口。
她如果覺得味道不錯的,陳闊就會想辦法把靈體樣本收集起來,然后進一步地調制,制成了小法器。甚至將多種靈體樣本綜合在一起,嘗試創造新的、更符合干飯妞口味的靈體“調味料”。
當然,靈體并不是真的食材,不是將其他靈體樣本加上去,就能讓其結構發生變化,變成相同口味的。
所以陳闊要進行前面的那幾步狂暴的處理過程,先將目標靈體本身的結構崩解,然后限制其本身的修復能力,再用“調味”的法器來進行“結構”模仿,使其暫時符合干飯妞“好吃”的標準。
不過一般能被他通過前面那幾步處理的目標,即便不上干飯妞,也已經沒有反抗能力了。
所以暫時而言,他這“靈體烹飪”,除了讓干飯妞多吃點茁壯成長外,并沒辦法做到借用干飯妞的“噬魂”能力對付所有修為層級的妖、靈。
當然,陳闊本身就夠強了,至今他還沒遇到能讓他自己對付不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