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點擔心的就是,老媽以后萬一心血來潮,經常跑到仙岳市來“探查”、“查崗”,會影響到她未來可能的行動。
陶女士又跟女兒聊了十幾分鐘,就讓女兒叫了車,送她回酒店休息——因為明天一早她們那邊還要統一活動,所以晚上回酒店會比較方便。
車上,看著女兒回身上樓后,陶女士就拿起手機,戴上老花鏡,繼續翻陳闊的朋友圈。
然后用朋友圈找到的一些公司、學校的信息,去繼續搜索,還聯系了一個在陳闊當初就讀大學工作的老姐妹,詢問一些問題。
朱璃確實沒有猜錯,她老媽陶女士在心里已經給她和陳闊倆人的關系蓋了個章:
這兩人有曖昧!
是的,或許還沒到男女朋友的程度,但肯定是有些非同一般聯系的。
她沒有告訴女兒,今天她白天也來過這邊一趟,給女兒屋子添置一些東西,然后又遇到那位小吳律師了。
她和小吳律師攀談了幾句,在她的追問之下,小吳律師便委婉地說了一下朱小姐的男朋友好像脾氣不是很好什么的,兩人吵架的動靜還挺大的。
按著小吳律師的外貌描述,陶女士基本可以確定她說的女兒的“男朋友”,就是今天和女兒一起吃晚飯的陳闊。
也正因此,她晚上在那飯館見到陳闊后,故意地說了些車轱轆話,表現得有些倚老賣老的姿態,就是在觀察陳闊的表現。
不過按她的觀察,這個陳闊性格、脾氣什么的,還是可以的。
吳律師應該是誤會了,他們家小璃絕對不可能看上一個家暴男。
以他們家小璃的剛烈性格,估計陳闊是更弱勢的一方,吳律師可能是真聽到了吵架的動靜,但應該不是她以為的情形——她估計是看陳闊身高馬大,比較壯實,就本能地腦補了一些狀況。
有很多細小的反應,是很難全偽裝出來的,陶女士對于自己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有把握的。
她本來聽女兒說,他們總經理去哪吃飯都自己帶碗,還以為是夸張的說法,沒想到今天親眼所見,還真是自己帶碗。
看那食量,好像也是不小的樣子。
而且桌上也沒有擺酒,兩人都是喝飯館提供的茶水,這點也讓她印象不錯,看起來是真的在“認真”吃飯。
從朱璃和陳闊間的小小互動,比如看到她進來后,兩人之間很隱蔽的眼神交流,比如陳闊嗆到后朱璃很自然地倒茶遞過去,比如她在問話時兩人先后回答時的“配合”,都顯示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很融洽,很自然。
怎么看也不像是剛認識不到一個月的老板和下屬之間的關系。
當然,她也認為女兒和陳闊應該還不是男女朋友,因為也沒有那種感覺。
但兩人之間絕對是有些什么情愫的,不然以她對女兒的了解,自己住的地方玻璃壞了,是絕對不肯能讓剛認識的同事或上司來幫修的,甚至都不可能讓人來她住的地方。
所以陶女士給女兒和陳闊之間的關系做出的判斷是:
女兒看上了陳闊,但陳闊還懵懵懂懂沒搞清楚狀況,正處在單方面的試探中,所以女兒不好意思告訴她實情。
這樣的話,她自然也沒必要去拆穿,讓女兒下不來臺。
萬一惹惱了女兒,讓她惱羞成怒直接放棄原本的打算,那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