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個特點,稍微風吹草動,很快就傳遍全村,想不知道都不行。
子秀家有客人來住,是林楊介紹的,這個消息在有人親眼看見后炸開!
尤其是那些投入巨大的,眼珠子都快藍了,找慶本鬧了些日子,屁用沒有,灰心喪氣是肯定的。
林楊這帶來了客人,簡直就是希望的曙光。
若不是趙剛賴在林楊家沒走,怕已經有人要過來說說話了,憑啥林子秀家行,我家哪兒不好?
這或許也是林揚希望的景象,他每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可不光是享受什么意境的美,他有思考的,凡事都不該單打獨斗,吃獨食的結果就是餓死,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會好。
前蘇目前的帶頭人慶本明顯不合格,至少他不會如何把前蘇帶上軌道,至于自己能不能,林揚希望可以,他還需要時間,系統那廝不著調,他得摸索。
但林揚相信,成功不會讓自己等太久遠。
“你這是要做什么?”
趙剛看著林楊可勁的提水,沒看明白要干什么。
沒多大功夫,街上的關系戶已經送來林楊需要的東西:散養的母雞,棒骨,還有就是火腿。
“熬高湯。”
華夏飲食文化流派眾多,各種奇思妙想更是數不勝數。
但是對待高湯,普遍看法是比較一致的,也就是林楊現在做的。
雞、棒骨、火腿三樣在一起熬煮,不放任何調味料,經過四到六個小時,才會有最濃郁味道的高湯。
這里一般還有個條件,柴禾大鍋最好,區別可能會有,林楊并不堅持,但家里有這個條件,自然就用上了。
“高湯?那多糟踐東西,可惜了的一只雞,小雞燉蘑菇,炒雞,哪個不行啊!”
林楊不樂意搭理這貨,他哪里會理解一鍋上等高湯的意義所在。
胖子鬧了個沒臉,總算是他皮厚,依然問,“人家熬湯都是用大骨頭,你怎么用雞呢?”
“你需知道,自古說無雞不香啊!”
“門道還挺多,那這湯燉完了你打算怎么吃啊,我都覺得餓了。”
“你能要點臉嗎?不是剛吃完飯嗎,半桌子都進了你肚子,我都不好意思了。”
林揚實在拿這貨沒辦法,“高湯就不算高科技,也差不多,沒那么簡單的,熬幾個小時也就是步驟之一。”
“還想咋滴?”趙胖子有些好奇,把他所有的腦仁都用上,也想不出一鍋高湯還有什么門道。
林揚其實也是從書本上學過,真沒上過手,和以往差不多,他一上手,就有種莫名的熟悉感覺,似乎過往他做過很多次一樣,那種拿捏的程度毫無滯塞。
為啥?
都不用問,他不相信什么天賦異稟,答案只有一個,系統大魔王的功勞,別看大多時候那貨挺搞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卻不少。
“冷布過濾,等涼透結成凍,撇去上層的浮油,重新入鍋再大火燉,這才叫高湯。”
趙剛聽完,不由的吸一口涼氣,“我的媽啊,這么麻煩,都這個點了,還來得及?”
看看差不多了,林揚蓋上鍋,拍了拍手說,“你別跟這兒添亂,沒完沒了的嗡嗡,不是我說吃啥,而是人家想吃什么,這么說夠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