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飯,太對游客的心思了,就奔著這個來的,連喜怒不形于色的老郭頭都含笑點頭。
不愉快的小尷尬就要麻利兒忘記,老想著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日子得想辦法往舒坦了過,開心就比別扭強,有些人的病就是憋悶出來的,心胸需寬廣,生活就到處是美好了。
林揚這點就很好,沒心沒肺的,哪怕他沒有系統,估計這貨也能活得長。
既然有老曾頭面子關著,林揚覺得今天該讓老郭頭一家吃好。
吃飽吃好不講究精細,這就是今晚的標準。
無論如何,解決一頓飯不應該讓一個有志者林楊覺得有困難。
林揚掐滅了煙頭兒起身奔廚房,朗聲問,“您有什么忌口的沒有?”
郭老頭說,“我什么全成。”
林楊腳步停下,嘿,幺幺那貨還跟那兒擺造型呢,走過去,踢了踢它屁股,幺幺似乎反應了過來,溜了,它可能發現幾個小孩子看它的眼神一直邪性,危險!
一比較穩重的哥們兒過來問,“是大鍋燉魚?”
“不是,那東西誰家都能吃到。”
言下之意就是我林揚家與別家不同,不然你們大老遠跑來干啥?
是老曾頭介紹來的,那么林揚的價碼他們應該有所了解,還是老樣子,先吃,讓你吃到爽,否則最后不好意思下手。
最近在花錢,林揚有進項,也是好的。
不過,這位真可憐,也是沒見識過的,好像農家菜就離不開大魚、大鵝一樣,正經的農村家庭,誰會天天吃那個?
別聽天天說農村條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的,那真是扯蛋,大部分人家日子其實挺緊巴的,就算掙點錢也要攢著,孩子們上學結婚都是要花錢的,整天大鍋燉這個那個的,不過啦?
林揚心里鄙視他,差點想說你該充值了,啥都不懂,凈瞎咧咧,還好,他管住了嘴兒。
玉米面兒,林揚家里還有不少呢,摻上白面,按比例和好面,這功夫,他已經給東清打了電話,讓他媳婦送些小魚小蝦過來,又問了句,“還有啥東西沒有?”
要是擱在以往,林揚絕對能挑挑揀揀的,這幾天肯定不行,蜂擁而入的游客們,個個都是張著嘴來的,單憑前蘇這點產出,能喂飽就不錯了,大魚,壓根就不該惦記。
林揚做事很實際,不能提超出別人能力范圍的要求。
他想著還有本該屬于幺幺的大骨頭棒子,拿出來放到西屋大鍋里,一大桶水倒上,扔了姜片,小蔥,八角進鍋,手腳麻利的燒上火。
因為他還得忙別的,也不能讓客人坐著兒添柴,就沒那樣兒的,所以,他用了木頭。
幺幺完全被蒙在鼓里,還沒到它肚子里的大骨頭歸了別人,這貨守在窩口正呲牙,它要嚇唬那幾個熊孩子,雖說不鬧騰,調皮時卻不含糊。
林揚的大骨頭剛燉上,這邊兒東清媳婦就騎著電動車到了,她拿來了幾樣東西,小魚,孩子手指大小的,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喜歡吃這個,營養豐富的難以想象。
小蝦,老傳統里,應該是和小魚一起的,可現在市場玩兒驚喜了,蝦比魚貴,于是,就有不嫌麻煩的給分開了,閑得蛋疼。
然后是汪子蝦,鹽汪子是濱城對某些海邊的稱呼,這里的蝦最是鮮甜,沒錯兒,除了鮮,它最大的特點是甜,能吃的出,不是所謂專家忽悠出來的,只要味蕾不差,一定可以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