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說到這里,
頓時停了一下,拿起身前的礦泉水和了一口潤潤嗓子,
而臺下的觀眾又開始交談了起來!!
“原來如此!!一個國家作戰,一個是兵力,一個就是后勤,秦朝如此做,既擴大了生產,又能夠保證一直擁有著足夠強大的軍隊!!”
“我們的祖先也太聰明了吧,居然能想出這么厲害的計策!!”
“想不到辮子國那攤丁入畝也是消防秦朝的,當初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還重重的夸獎了辮子國的攤丁入畝的計策,這也是辮子國一開始能夠那么強大的原因!!”
“.........”
眾人議論紛紛,心中震驚不已!
而這時候,楊凡又開口了:“而且除了這些以外,秦國對軍隊有一系列極其嚴格的管理體系。
十人為一伍,十伍為一營。
伍長對于士兵有生殺大權。
而且,秦國的軍紀十分嚴厲,動輒殺頭。
相應的也對士兵實行重獎,即提拔制度。
凡立有軍功者立即得到提拔,并還有其他的土地和權利的獎勵。
商鞅改革中就有立軍功的各項獎勵政策。
比如:秦國制定有二十級爵,以賞軍功。
國家按人們的爵級賜給田宅,高爵者還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權。
爵級載在戶籍,所以戶籍也是人們身份的憑證。
另外,秦國可能是第一個建立有嚴密等級制的軍隊。從秦兵馬傭的服飾上,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的軍隊實行得有軍階,即現在的軍銜制,這直接激勵士兵勇敢作戰。
而且秦國在戰斗中還實行督戰隊,凡戰斗失利的便“坑殺”。
“坑殺”在秦國是一種經常被采用的行刑方式。這種重獎重罰的直接作用,就是使士兵奮力死戰,
“不死也是死”,只能取勝。也是因為這點其他封建諸侯國稱秦國的軍隊為“虎狼之師”,這與秦國實行的一整套鼓勵戰爭的制度不無關系。”
楊凡的話音落下,又再次讓得眾人震驚不已!!
“我去!!!設置督戰隊,穩定人心,以免有人心志不穩,又實行重獎,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就大大的提升了軍士的作戰決心!!
然后又制定了極其嚴酷的戰敗的懲罰!戰死是死,戰敗也是死!這也讓得所有的軍士幾乎都是拼了命,心中只有戰斗的念頭!!
三管齊下!!秦朝的軍事能力怎么能不強?”
“太牛逼了!!到底是誰想出了這么厲害的計策!!”
“在這樣的規定之下,即使是連虎狼都不怕吧!虎狼之師!!名副其實!!”
而這時候,楊凡的聲音又再次響起:“說完了秦國的軍事制度,下面我們來說一下秦朝的軍隊!!
當時的秦軍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一是南方軍團(50萬人)、二是北方軍團(30萬)、三是關東軍團30萬,四是章邯組織的驪山刑徒軍團30萬;
這之中,北方軍團有秦朝大將蒙括蒙毅兩兄弟統領,以對抗北方匈奴,
蒙恬不負秦始皇的厚望,奪取了匈奴最肥美的河套地區,開辟了方圓700里的疆域,打得“胡人不敢南下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