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系統檢測明朝永樂大帝墓!先下發永樂大帝陵墓構造圖!】
而就在楊凡的在思考如何好好的教訓一下無恥的阿西吧的時候,腦海中系統的聲音頓時讓得他一陣驚喜,這可是瞌睡來了就有人真投了啊!!
想起系統的話,楊凡的雙眼慢慢的亮了起來!!
明朝永樂大帝!!
那位一生都在戰馬上的大帝!!五證大漠,將無數覬覦九州的異族殺得血流成河!人頭滾滾!
就連最后死亡也是死在了邊疆的戰馬之上,死在了征途之中!!
永樂大帝,朱棣!!
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
明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自漢以降,明朝是唯一沒有和親過的朝代,
古時候和親作為重要的政權拉攏手段,漢朝王昭君出塞、隋朝義成公主去突厥、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等等,
這些都是列子,包括后面的清朝更是把和親發揮到了極致,
唯獨明朝從不和親,明朝是朱元璋創立的,朱元璋時期是不可能和親的,
因為明朝和元朝不死不休,更是打出口號: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
明朝的任務就是徹底消滅掉這些胡人,和親是不可能了,
正是有這樣的思想,雖說明朝到了后期不再是那么強大了,也從來不拿女人做文章,
當時人們有一種和親就是辱國的意識,堂堂明朝公主外嫁藩國是絕對的恥辱,寧可戰,絕不和親!
一開始太祖朱元璋直接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到草原上放羊去了,
但是他們在中原過習慣大爺的生活了,有人伺候,不用勞動就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誰愿意到草原上過苦日子,
他們時時刻刻還做著打回中原的美夢,頻頻的南下騷擾明朝,明朝組織大軍征討時,他們直接跑的無影無蹤十分讓人頭痛,
朱元璋就派自己的兒子朱棣去北邊親自鎮守,到了朱棣當了皇帝后,更是狠!直接遷都北京,幾次親征,拿出不滅絕他們誓不罷休的態度。
還是皇帝從不屈服的朝代。
土木堡之變中即使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了,明朝人的選擇是換一個皇帝,
而不是把皇帝贖回來,而明英宗在蒙古人手里也從沒有投降過,后來蒙古人見沒便宜可占才將他還了回來。
到了明朝末年,由于天災不斷,明朝境內各種起義軍不斷,
最后李自成兵臨城下提出只要明朝皇帝答應封他為王,并給他黃金百萬兩,他就向明朝皇帝稱臣,且出兵對付后金,
一般換做任何一個朝代都會爽快答應,但是作為明朝皇帝朱由檢卻不同意,他認為這樣做可以勾芡偷生,但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沒有逃跑,隨后殺光女兒老婆,防止他們城破后收到侮辱,
最后帶著太監王承恩去了紫禁城后的煤山,選擇了自縊殉國,死前留有遺書:“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尸,毋傷百姓一人。”
崇禎死后,明朝宗室繼續在南方堅持抗清38年,是歷代亡國后抵抗時間最久的。在這三十八年里,隆武帝朱聿鍵在汀州被李成棟清軍亂箭射殺,戰死沙場,一起死的還有皇后和不滿月的皇子。隆武帝的弟弟紹武帝朱聿鐭在廣州被俘,堅決不降,絕食而死。
不僅皇帝如此,明朝臣子們雖然有錢謙益、孫可望這樣的“貳臣”,但更多的是忠臣,明王殉國后不知有多少:
東閣大學士范景文絕食四天,在崇禎死之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
戶部尚書兼侍講學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殺。
左都御史李邦華,投水自殺。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殺。
兵部右侍郎王家彥自殺。
大理寺凌義渠上吊自殺。
庶吉士魏學濂自殺。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殺,
御史陳良謨全家投井自殺。
史可法守揚州,城破自殺。
劉宗周死杭州。
……
以上這些人中僅后來被追謚有據可考者就多達八千六百多人,
縱觀所有被忽略或誤導的歷史,唯有明朝是被輕視的,
明朝的軍隊戰斗力保持了近300年之久,且大明王朝276年,對外沒有屈膝一星半點,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明亡國后,阿西吧半島還堅持使用崇禎的國號,可見明朝的影響力。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就是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