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笑話說他果然是一個嘴大吃八方的人!”
“這年。”
“臨近年關。”
“張大嘴突然打聽到鄰村五嬸子家娶媳婦。”
“兩家人的祖上,也不知道是哪一代連著姻親,七拐八繞勉強算得上是親戚。”
“可是,五嬸子沒來他家報喜,張大嘴的爹娘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去。”
“可是這張大嘴,好幾天前就饞的睡不著覺。”
“到了正日子那天,他早早的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弄了塊紅紙包了五塊錢,直奔鄰村五嬸子家里去。”
“這附近的習俗是正月不辦婚事。”
“因此,嫁娶都趕到了年前。”
“一是圖個吉利,二是年根底下,家家戶戶的人都齊全,辦事的主家要臉面,那席面酒菜,也全部都是最好的,大盆盛肉,大碗裝酒,從早上開席開到天黑夜里,管夠。”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收的禮金都不多,為的就是熱鬧有面子啊。”
“可是……”
“就算禮金再少,像張大嘴這樣包五塊錢的,還真沒有!”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張大嘴雖說是不請自來,但畢竟是辦好事,五嬸子也不好說什么,只能熱情的留他下來吃席。”
“張大嘴也不客氣,敞開兩片嘴皮子,吃的那叫一個滿嘴流油。”
“而且,更可笑的是……”
“這家伙,吃完一席還不走,磨磨蹭蹭的,愣是讓他給等到了下一席!”
“到了天降黑的時候,張大嘴的肚皮都鼓了起來,酒也喝得發蒙,搖搖晃晃站起來要去放水,好給肚子騰騰地方。”
“五嬸子家的親侄子,早看他就來氣。”
“一眼就識破了張大嘴的軌跡,連忙起身攔著他,說是茅廁里面有女眷,要帶他去別人家方便。”
“無奈,張大嘴跟著那個帶路的人,七繞八繞走了半天。”
“一晃眼的功夫,那人竟然不見了!!”
“張大嘴這人也是心大,沒有理會這么多。”
“他就迷迷糊糊的看前邊,屋連著屋,人影幢幢,但卻看不清模樣。”
“張大嘴嘴里嘀咕著說:奶奶個腿的,這大晚上,這么老些人圍在這干什么玩意呢!”
“就是這么一嘀咕,張大嘴腳下一個不穩,差點摔倒在地,好在他動作敏捷,一把就扶住了旁邊的一棵大樹。”
“張大嘴定睛一看,原來自己掙站在一戶黃泥屋前。”
“屋前并排著三棵大樹,黃澄澄的粗樹皮,都有兩人合抱粗細!”
“在那樹下的屋前,正圍著一群人,全部都蹲著,用手往嘴里塞東西吃。”
“看到這,張大嘴直接就傻眼了,喃喃著說:這群人干嘛呢,怎么一個個都還蹲在地上吃東西?”
“就在他疑惑之際,旁邊一個黑衣服的老太太,卻是氣得哇哇直叫。”
“可是……根本就沒有人理睬她,自顧自的吃個不停。”
“看著那些人吧唧吧唧嚼得香,張大嘴嘴饞的癮又上來了,索性也不找茅廁了,在樹后一扯褲袋就開始尿,心想著尿完就可以跟著他們一起吃!”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