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彩云、彩霞也來到了門口,把老者讓到了屋內,娃妞也被從外面喚了回來。窯洞被八個人占了個滿滿當當,大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著。”
“老者帶點歉意地說道:村子里的男人大多出去打工,留下來的也都是像老朽這樣的老弱病殘,估計體力活是幫不上什么忙了,不過解決個吃住還不打緊。”
“趙言很客氣地回答:我們已經很麻煩各位了,能解決吃住問題已經給我們很大幫助了。”
“四人中年齡最長的老劉說:老人家,我有件事想問一下,這村子四周的樹上都掛著一種很像人頭的繩結,那是做什么的?”
“老人沉思了片刻,然后開始娓娓道來:這就要從大明朝說起了。那時這里還不叫鬼頭村,我們的村子很大,因村中出了個大官,整個村子也跟著得益,雖說這里比較偏僻,但村里人的生活還是十分富足的。不過好景不長,村子里出的那位大官在朝廷里爾虞我詐的斗爭中被人陷害致死,死的時候都沒有人敢去收尸,就是因為怕把自己也牽連進去。不過之后沒過多長時間,朝廷又給這位冤死的大官平了反,皇帝一道圣旨把他的尸體拉回到家鄉厚葬。”
“說到這里,老者重重地嘆了口氣:唉!這不厚葬還好,厚葬又惹來了更多的是非!起初一切都還是那么平平靜靜,直到改朝換代后,這里成了打坑子——也就是盜墓賊——經常光顧的地方。
這村子的后人就都成了守墓人,一直保護著老祖宗的墓,這才讓這座墓保存了下來。直到清朝末期,一伙匪人不知道從哪里得到消息,糾集大批的惡棍要強行盜墓,比起那種偷雞摸狗的盜墓賊要狠太多了。
為了抵抗那群匪人,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組織了起來,大家一起進行反抗。唉,太慘了!太慘了!”
“老者不住地搖著頭來表示自己心中的悲憤:那群匪人被村民頑強的抵抗給擊退了,他們那邊死了不少人,我們這里也一樣。這次事情過后,村民們為了求個平安,大家聚在一起想辦法斷絕后患。
最后決定,本村不再和外界來往,然后推平了老祖宗的墳頭,給老祖宗重新物色了一塊寶地——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最后,村里人把那些死在這里的匪人割下頭顱,掛在路兩旁的樹上,這樣是為了震懾那些打坑子的,同時也為了嚇住那些想進村的。
但是哪里有那么多的人頭讓你掛啊!后來,村中一位巧手的工匠編了這種鬼頭結,遠遠望去與真人頭幾乎一般無二,村中就用這個繩結來代替人頭嚇唬外人。
從此以后,鬼頭結就成了這個村子的象征,外界的人就把我們這里稱作鬼頭村。”
“四個人弄明白了鬼頭結的來歷后,就把話題轉到了辦案上。趙言拿出魏春寶的通緝令問老者:老人家,明天能不能勞煩您在村子里幫我們打聽下,有沒有誰見過照片上這個人。”
“老者接過通緝令,瞇著眼睛仔細地看著照片,倒吸了一口涼氣:咦,娃妞她娘,你看這個人是不是有點眼熟?”
“彩霞接過通緝令看了看說道:是有點兒眼熟,我記得應該就是在前幾天,有個面生的人在村口出現過,不過沒有待多長時間就走了,好像就是這個人。”
“四人聽完彩霞的話,對望了幾眼,接著老劉說道:這個線索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收到的情報顯示他就藏在這里。看來他是知道這里有古墓,想來這里撈上一把。”
“老者搖搖頭說:諒他也找不到墓地的所在。無事,無事。”
“這時小九插了句話:老人家,家賊難防啊!要是他與村里心術不正的人聯合起來,是不是會有危險?”
“老者不快地答道:此言差矣。自我爺爺輩那次遷墳后,村中人到現在都是恪盡職守,就算是有些雞鳴狗盜之徒要打老祖宗的主意,最多也就是敢想想。再說了,就憑一兩個人也辦不到。”
“老者的怒意讓屋里的氣氛變得有點尷尬,趙言打圓場道:老人家,我們也是為辦案考慮,言語中有不慎之處,您多包涵。”
“老者微微地點了點頭,怒氣似乎消下去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