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飛搖搖頭說道:“絕對的壟斷帶來絕對的定價主導權,你們有沒有發現,目前我們國內各大超市商場中,日化產品的價格非常高啊,而且他們漲價的幅度遠遠超過其他產品。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玉米和小麥這種糧食作物來說,最近十年來,小麥的價格幾乎穩定在1.1元上下,玉米的價格在0.7元左右,而其他的農產品的價格也是上下波動,雖然有些年份波動比較大,但大抵上都處于合理區間內。
但是,最近10年來,洗發水的價格翻了好幾倍。
10年之前,曼菲斯洗發水的包裝是1000毫升的包裝,其價格也就是二十六七元左右,而當年,500毫升包裝的價格也就是十六七元左右,但是現在呢,1000毫升包裝的洗發水已經絕跡了,常見的最大包裝也就是750毫升,而價格已經達到了85元。即便是促銷的時候,也要75元左右。
你們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嗎?
這代表著農民辛辛苦苦種一畝地,就算是風調雨順的年份,能打出1000斤的麥子,一畝地也只能賣出1100元錢,而其利潤最多也只有500元左右。這也就意味著,農民辛辛苦苦種一年,種一畝地的收入,只夠買6瓶洗發水。
而這些洗發水的成分是什么呢?你們知道嗎?他們都只是一些化工原料,雖然有一些成本,但其成本之低廉絕對超出你們的想象。”
聽劉小飛說到這里,鄧偉不由得慘笑著說的:“老大,我有一個朋友,他就在一家大型日化產品公司擔任銷售經理,他曾經跟我說過,以牙膏為例,一盒120克的牙膏他的直接成本只有5毛錢,不管它賣價是18元也好,28元也好,他的直接成本也就是5毛錢。
而一瓶750毫升洗發水的成本,高端的洗發水,其物料成本也就是5元左右,而中檔和低端的洗發水其物料成本在1.5元到三元之間。就算是加上它的包裝費用員工工資費用,像這種銷售價格在85元的,其分攤成本也不會超過7元。因為他的物料成本最多只有3~4元。
而那些號稱世界排名靠前的高級化妝品眼霜在我們內地的銷售價格高達每50毫升就要1000多元,而其制造成本加上研發費用的成本僅僅是人民幣二三十元,而那些日韓品牌的化妝品成本,售價在二三百元的,低成本不會超過10元。
而這就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最無奈的情況。
為什么很多人去國外買這些奢侈品牌呢?因為在國外,這些品牌的價格非常低,很多都只是國內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
但是這些外資巨頭們到了我們華夏之后,在實現本土化生產的情況下,依然維持著超高的利潤。”
劉小飛聲音帶著低沉說道:“馬克思曾經說過,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資本家就不擇手段,;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資本家就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200%的時候,資本家就敢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尊嚴和道德。
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外資巨頭們彼此之間競爭的非常激烈的時候,當有國內的日化巨頭崛起的時候,他們就會聯合起來進行絞殺。想當年,楚霸王洗發水多么火爆啊,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在外資巨頭的推動下,在國內某些媒體收了巨資的公關費用之后,被整得一蹶不振。”
說到此處,劉小飛用手一指對面的日化專柜所擺放的洗衣液品牌說道:“你們看到了嗎,在洗衣液品牌專柜上,國內的這些化學巨頭們競爭的非常激烈,但是這些巨頭就算做得再大,市場占有率最高,他們也不敢直接插足到洗發水這個市場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