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建微微一笑,拱手道:“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邦交之事,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不知臣所言對不對。”
“沒錯。”皇帝點頭道,“一切都得以國家的利益為重,所以朕才會忍痛割愛,讓自己的女兒遠嫁他鄉,此乃舍小為大。”他居然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豪。
如果他不是皇帝,甄建真想譏諷他一番,愚蠢!
甄建繼續道:“安撫南詔,固然不錯,但皇上需知,交趾國有寶,而且是重寶,我們可以讓交趾國以那寶物為聘禮。”
皇帝聞言蹙眉道:“重寶?何等重寶?比邊疆的事情還重要?”
甄建道:“皇上還記得玉米嗎?”
皇帝聞言一愣,隨即點頭道:“自然記得,朕已經讓司農寺和戶部開始推廣玉米,不過收效頗微,只怕沒個十幾年,難有成效。”
甄建道:“咱們大楚百姓,多以稻米和麥面為食,就算玉米被推廣至全國,也難成為主食,不過卻可以有效抵御災荒。”
皇帝點了點頭,不解地問道:“你忽然提玉米做什么?”
甄建道:“皇上,交趾國也有高產糧食,而且就是水稻。”
皇帝聞言一驚,趕忙問道:“交趾國的水稻產量很高?”
“是的,皇上。”甄建笑著點頭道,“我們大楚的水稻產量最多也就畝產200斤,而交趾國的水稻,畝產300斤!”
“什么!”皇帝聞言闃然驚呼,“居然多了五成!”
“是的。”甄建笑容不減道,“而且咱們江南地區的水稻只能一季一熟,也只有南方少數的地區能做到一年兩季水稻,而交趾國的水稻,因為成熟期短,一年可以種三次,俗稱三季稻,如此一來,每年的糧食產量,可以翻四倍多!”
“四倍多!”皇帝聞言驚得直接站了起來,比當初得到玉米還要震驚。
玉米雖好,但他不熟悉,水稻可是主食啊,他每天都吃,如此高的產量,他能不震驚嗎,民以食為天,人活著,就要吃飯,一個國家想要穩定,首先就得讓百姓吃飽,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基,這是近乎真理一般的存在。
皇帝走下皇位,來到甄建面前,驚喜而又嚴肅地望向甄建,問道:“甄建,你所說的可是實情?”
甄建道:“臣跟交趾國的王子進宴閑聊時,他親口告訴臣的,應該不會有假,皇上若是不信,可以找個機會當面問一下交趾國王子,相信他絕不敢在圣駕前信口開河。”
“嗯……”皇帝若有所思地點頭,“朕確實要見見他,一定要見,水稻產量一年翻四倍多啊,四倍多啊……”
他激動地自語了許久,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頓時又皺起了眉,道:“可是……如果把公主許配給交趾國王子,南詔那邊怎么辦,南詔這群蠻子定會借機鬧事的。”
甄建胸有成竹道:“皇上,臣有一計。”
皇帝聞言一喜,趕忙道:“講,你的計策,一向都很好。”
甄建道:“皇上可以在朝會的時候接見兩國使者,并告知他們,公主只有一個,想要娶公主,憑實力爭取,到時候皇上設下一個比試,讓兩國使者公平比試,誰贏了,公主就歸誰。”他把公平比試這四個字咬得很重。
皇帝問道:“你的意思是……咱們暗中操作,讓交趾國贏?”
甄建挑眉一笑,緩緩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