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妙音謙虛道:“小女子也只是略懂而已。”
皇帝道:“那朕考你一考,朕出個題,你來作詩詞。”
“是。”田妙音頷首。
皇帝沉吟許久,忽然道:“大雁每年春秋之際都要南北遷徙,朕便以大雁為題。”
田妙音聞言垂頭思索起來,皇帝望著她,耐心等待,他當然也知道,吟詩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不可能隨口就來。
田妙音沉吟許久,忽然抬頭道:“皇上,小女子已經有了腹稿。”
“哦?這么快?”皇帝聞言一陣驚訝,趕忙道,“請筆墨。”
后方一個隨侍宦官端上了文房四寶,皇帝愛作詩,經常會觸景生情,詩興大發,所以無論到哪里,都讓隨侍的宦官帶著文房四寶,以防錯過靈感。
宦官將文房四寶放置在桌上,皇帝攤手道:“來,妙音姑娘,寫下你的詩句,讓朕一睹為快。”
“那小女子便獻丑了。”田妙音微微一禮,上前持起筆,蘸上墨水,開始落筆。
只見她落筆很快,如行云流水,毫無凝滯之感,寫的是行草:“雁字錦書來,秋去愁未去。愿隨明月心,照臨九幽親。”
詩寫成,田妙音擱筆退后,道:“皇上莫要見笑。”
皇帝緩緩起身,走過去一看,開口便贊:“好字。”
然后看詩的內容,雖然不算押韻,但詩中卻有深意,雁字錦書來,意思是用大雁傳信;秋去愁未去,秋和愁二字只差一個心字,屬對仗的一種,“去”和前一句的“來”對仗。
至于后兩句,則是想要寄心于明月。
九幽親,字面意思似乎是九幽皇泉之下親人的亡魂,皇帝不敢確定,便問道:“你親人……亡故了?”
“回皇上,是的。”田妙音點頭道,“小女子父母雙王,也不知他們在泉下是否安好。”
皇帝長聲嘆道:“不錯,這首詩不錯,朕給你題跋。”他說罷上前拿起毛筆,在上首唰唰唰地寫了三個大字——《寄相思》。
然后,他又在末尾寫跋,“孝女田妙音,思念至親,遂成此文,孝心可嘆,臨安居士題跋。”
寫完之后,他朝后方招了招手,一個隨侍宦官立刻會意,遞上了皇帝的私人印鑒,皇帝接在手中,在嘴邊哈了一口氣,蓋在上面。
皇帝將私印遞給宦官,然后拿起紙,轉身遞向田妙音,道:“這是一首好詩,里面包含了你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要好好保存。”
“多謝皇上。”田妙音激動無比地接了過來,仔細一看,皇帝居然為她這首詩題跋,還蓋了他的私人印鑒,頓時更加激動。
皇帝私人印鑒很多,而他這枚印鑒,是他專門題跋和作詩詞的時候用的,上面刻的是他的號,他自號臨安居士。
田妙音小心翼翼地捧著墨寶,恭敬道:“小女子一定好好珍藏,視若珍寶。”
皇帝微笑道:“沒想到妙音閣中竟有你如此的奇女子,今日朕……不虛此行……”
這時,外面一個御林軍跑了進來,行禮匯報:“皇上,秦大人在外面求見。”
皇帝聞言立刻道:“讓他進來!”
那個御林軍出去傳秦桓。
秦桓知道秦軒犯錯了,從玄關開始,便低下了頭,邁著急促的碎步,走了進來,站定后,向皇上行禮:“罪臣秦桓,參見皇上!”說罷直接跪倒在地,匍匐磕頭。
皇帝見狀一愣,趕忙道:“秦相這是做什么,起來說話。”
“罪臣不敢。”秦桓匍匐在地,道,“老臣教子無方,如今害得祁王殿下和明國公之孫蓋桐受傷,還害得甄建失蹤,老臣罪該萬死!請皇上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