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建挑眉道:“不能當真,我猜的。”
池羨魚:……
要是甄建不是領軍大帥,估計已經被池羨魚等人揍了,當然啦,論打架,甄建也不怕他們。
這場宴席不了了之,甄建和童柯也未收池羨魚等人的禮,甄建當然不會收,這池羨魚只不過是個知府,哪里來的三萬兩白銀,不是貪污就是受賄來的,這種臟錢,他才不會要。
今天雖然沒有收這些官員的錢,但甄建卻有了很大的收獲,因為他已經推斷出,那群御林軍并不是在回京的路上被殺,而是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被殺了。
……………………………………………………
回京之路當真是一波三折,又過半個月,甄建終于回到了京城,尚未進城,便有人來宣皇上口諭,著甄建卸去兵權后,立刻進宮面圣。
然后,甄建騎馬進城,京城百姓夾道相迎,萬人空巷,場面熱烈而又盛大,大楚原本是個強悍的民族,只不過因為國家錯誤的決策,導致了國家戰力低落,百姓們的骨子里還是充滿了對強者和英雄的崇拜,他們一直聽說秦淵的威名,但卻無法見到,而甄建這個屢立戰功的少年英雄就在眼前,他們自然要膜拜一番。
甄建騎馬游街,特地繞過外公家門口,看到家人們都在家門口站著,歡喜地朝他招手,甄大力和師曉婉都流淚了,甄建看到他們流淚,也有點想哭,好在他忍住了,只不過眼圈有點泛紅。
到達皇城外,又有宮人傳來口諭,賜甄建大內騎馬特權,原本甄建還準備下馬進皇城的,現在這也免了。
在皇城大內,唯有一些身份極其高的人才能騎馬,比如,兩大國公,各類的王爺,還有就是秦桓,當然,秦桓是文官,一般都是坐轎,幾乎不騎馬,最多也就是坐坐馬車。
由此可見,皇帝是真的想要借助甄建的此次大功,抬舉甄建,甄建崛起的契機到了。
到了皇宮門外,甄建下馬進宮,將馬交給宮人看守,然后在宮人的帶領下,來到麟德殿。
麟德殿上,皇帝坐于龍案后,八位朝廷重臣立于兩側,秦桓也在其中。
甄建在殿心站定,行禮:“臣甄建,參見皇上。”
“免禮免禮。”皇帝滿臉笑容地攤手道,“甄卿一路奔勞,風塵仆仆,辛苦了。”
甄建淡然一笑,道:“回皇上,趕路與沙場浴血相比,算不了什么,臣不辛苦。”
“說得好。”皇帝聞言開懷點頭,道,“此次甄卿大破西蕃和南詔的大軍,當真壯我大楚國威,功不可沒,來人,賜座!”
一個內侍搬來一只錦墩,放在甄建身側,甄建就這么坐了下來,滿堂的朝廷重臣們都站著,唯有他和皇帝坐著,這畫面看起來便很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