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意思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夢境空間與現實的聯結,除了與人有關,還有可能與地方有關。或者說是與人初次登陸的地點有關。
目送李智恩登機離開,前往中夏,林希轉身前往李智恩家所在的地方。敏銳的聽力與視力,讓林希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李智恩的目的地是中夏。
林希還沒有在現實中與李智恩見面的打算,因為時機還不成熟,主要還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林希敢肯定,自他離開中夏來到南半島,就一直有人在周圍監視。
來之前楊麗分析過,林希在南半島停留的安全時限是24小時,超過這個時限,天門就能把力量調動到南半島,因此楊麗強烈建議林希在南半島停留的時間不要超過12個小時。
楊麗不是怕天門的人,她清楚的知道林希的實力,如果不考慮后果,來多少人都不夠林希一個人解決的。可正如林希經常說的那句話,時代變了,科技的發展極大的弱化了個人武力影響,如神魔強大影響在人類的印象中不停的淡化。
不管是林希還是楊麗都不希望扭轉這種變化。
如果有可能的話,楊麗希望林希取消南半島之行。只不過在林希的堅持下,在做了倉促了的準備后,還是讓林希前往南半島。
好消息是不管天門還是己方,南半島都算是勢力范圍之外,安全余地還算可以。
很快,林希就來到李智恩家附近,他隨便找了一家咖啡館,要了一杯普通的拿鐵,然后靜靜的觀察著李智恩家和那道通天光柱。
進入夢境空間的為什么是李智恩?李智恩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夢境空間與現實宇宙融為一體的關鍵是不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弄明白這個關鍵,林希就可以主動讓其他人進入夢境空間,從而加速夢境空間與現實宇宙的融合。
這也是林希為什么要堅持南半島之行。
(林希可以自由的進出夢境空間是特例,不具備普適推廣價值)
光柱就是李智恩與夢境空間的關鍵點,觀察半天之后,林希得出這個結論。林希當然不止是用看的觀察,他還通過李智恩的光柱,與夢境空間進行了溝通。
某種意義上來講,林希與夢境空間是一體的。也就是說,林希可以操縱李智恩的登陸點。
林希凌空虛伸手指指向光柱,隨著他手指的動作,光柱也發現變化,它開始縮細變短,最后林希把李智恩的登陸點由通天光柱捏成了一團光球,然后伸手一拉,光球就懸浮在他手心上空。
“光球不太好看啊!”林希總覺得,光球與他記憶中已經模糊的某種東西太過相像了。
既然光球不合適,那就改變它的形態。
反正登陸點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內涵,它所蘊含的規則才是根本,至于規則的外在表現形式,并不重要。
林希的動作,在咖啡館其他人看來,頗有些精神病人歡樂多的樣子,所以,幾位有心搭訕外貌一看就是俊男亮仔林希的美女,就此打消了小心思。
當然,品頭論足一番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惜如此一個美男子,竟然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實在是太暴殄天物。
幸好林希的注意力不在這些小女生的身上,要不然他非得打破自己老氣橫秋的固定人設,與她們好好辨論一番不可。
天可憐見,林希漫長的生命里,暴君的頭銜有過,冷血的評價也有過,甚至暗地里還得到過劊子手的名頭,但從來沒有人送一頂精神病的帽子給他。
這可真是太欺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