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像七連那樣,把所有的好兵都聚集到了在一起,有的兵就很難再晉升了。
成才的跳槽轉連,本質上就是因為鋼七連好兵太多,競爭激烈才會想要走的。
先不說他的動機好不好,這一個七連缺點確實存在著很大的不妥。
還有在戰時,傳統部隊的精銳士兵在一起,在戰時只要失誤一次,就會造成大量精銳士兵的損失,這也是極為不合理的。
改革就是換新式科技裝備,打造新時代電子偵察尖刀連,可要換裝備就得換人,操作那些復雜的激光紅外裝置和桅桿式瞄準具可不是傳統偵察兵擅長的事情,那要求相當不錯的物理和數學底子。
并且只有將傳統精銳士兵分攤到其他連隊去,組建起更多的優秀戰斗力才是王道。
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鋼七連的改革勢在必行。
“決心,耐力。如果沒有這兩點,難度會更大!”參謀長劉英民對團長王慶瑞說道。
一旦上交方案,以及公布鋼七連整編方案,估計到處都會是質疑的聲音,團長王慶瑞頭上頂的壓力也會是像山一樣的重!
“改革任務非常艱巨,這是我深思熟慮,下了大決心之后的結果。”王慶瑞摁滅自己的煙蒂,對著參謀長劉英民,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
王慶瑞這挺無奈地嘆氣,倒似乎頂著壓力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現在方案和消息還沒有公開,但一些人事上的調整已經可以開始進行了。
這也是王慶瑞找參謀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先一步步慢慢走,等慢慢適應了,再加快師里要求的速度。
畢竟,王慶瑞爭取來的這一個月時間,沒有任何人來打擾!
702團作為集團軍和師里的改制試點,任務非常艱巨,他們就是硬著頭皮也得上。
能把試點和重心放在702,除了那個即將要內退的師參謀長賣力促成,還有師黨委和集團軍對702,以及王慶瑞能力的認可。
很多高級領導認為,王慶瑞不僅軍事能力強。
就是政治方面和改革方面也很有能力,具有未來眼光,是有大局觀的好團長!
從原劇最后的結果來看,王慶瑞的整編方案是非常正確的。
無論是從大局上面,還是連排班細微處,都能顯現出整編后702團具有了更加厲害的強悍戰斗力。
鋼七連的刺刀職能和尖刀戰士也被分流到了其他連隊,光是軍事技能方面就大大加強了全團的單兵和連排班的戰斗力,進而提升了全團的戰斗力。
而且,鋼七連的精神也開始散播,生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
至于改編后的鋼七連,由裝甲偵查連變成了電子偵察連,效率要比原來的鋼七連高好幾倍。
最后在原劇里,再一次在紅藍演習對抗中,重新展現出鋼七連整編后的強悍戰斗力。
這一切都說明,王慶瑞是一個高瞻遠矚,具有未來眼光,能夠把握全局的好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