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正心境大儒的威壓嗎?
不過既然對方也沒有寒暄的意思,陳洛就一五一十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你想低價出售全本故事?”聽到正事,宋退之也認真起來,“多低?”
陳洛想了想:“總該讓平常人家能買的起吧。我想定價十兩銀子一冊。比如《笑傲江湖》,全書大概四冊。”
宋退之微微皺眉:“一本雅文開蒙書籍,定價是百兩銀子,你全本故事,還不到其一半價格?”
陳洛聳聳肩:“沒辦法,再貴的話,老百姓就買不起了。”
宋退之思慮了片刻,說道:“你可知為何雅文書籍定價如此之高?”
陳洛想了想,說道:“據說是因為謄抄雅文需要‘下筆千言’,而能‘下筆千言’的儒生會有更掙錢的方式。因此就只能提高書籍的價格了。”
宋退之微微搖頭:“此話對,但也不對。對的是‘下筆千言’的儒生確實有其他掙錢的法子,但是你以為我儒門山海人真的就在意那金銀財富?”
“不僅我儒門,道藏佛經,同樣也是天價,他們既然想傳道天下,為何不降低售價?”
陳洛微微點頭,別的不說,那佛門為了傳教可是出了名的不要面皮,怎么不打典籍價格戰?
反正人族只要有通讀天賦,讀了經典就能修行,如果佛經隨處可見,那佛門弟子自然也就多起來了。
見陳洛被自己帶偏了情緒,不再去想剛才的事情,宋退之心中一松,接著說道:“其實道理很簡單。謄抄經典,是近距離接觸前人之道的方式。”
“但是謄抄久了,自身的道理難免會被書中的道理給同化。”
“這也是為什么我儒門《易》最多,四書五經緊隨其后了。因為他們是根本經義。沒有同化之憂。”
“但是即便半圣,包括立言的大儒,他們的經典,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走出來的道路,并不是適合所有人。有的人甚至會因為謄抄與自己道理不同的典籍,徹底堵死了前進的道路。”
“所以高售價,是對謄抄人的保護,也是對他們的補償。”
“佛門說法不傳六耳,道門講道不可輕傳,歸根結底,也是這個道理。”
陳洛算是聽明白了,其實就是生產力跟不上,只好物依稀為貴,保證市場總量。若是生產力上來了,其實價格也就會下跌,但市場總量仍舊不會變。
“不過……”陳洛突然想到,“文昌閣的謄撰司是怎么回事?還有,既然有這個限制,那些書院為什么要拿下我的書籍抄寫呢?”
“謄撰司從來都是謄抄一些大儒的注釋講評,可從未發布過大儒們成體系的一家之言。自然對謄撰司人員不會造成影響。”
“至于你的書,自然是有特殊之處。”
宋退之捋了捋頜下胡須,解釋道:“你的文章,文采飛揚,自帶文華之氣,與我儒門最為相近。但難得的是你不講大道之爭,沒有大義之辨,只是敘事、寫人,自然不會影響到謄撰之人。”
“其次,雅文文章,必帶天道之力。你那七彩紅塵氣,想必也已經有不少人感應了出來。此氣與我浩然正氣并無排斥,甚至還隱隱想和,有相輔相成之感。書院那些精明人怎么會放過?”
“第三,你以民報傳天下,即便不走我儒門立德不朽的道路,也有教化之功,天道氣運眷顧。他們謄撰文章助你一臂之力,可是也會獲得一絲德行隨身。”
“不用考慮文章對自己造成影響,就能有德行,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陳洛聽完,臉色也有些發黑。虧他以為那幫書院是大好人,原來一直在薅他的羊毛。
心真臟!
“不過,既然我的文章不會影響謄撰人,那是不是可以繞開高價的弊端,低價發售了?”陳洛又問道。
宋退之沉吟片刻,說道:“可以,但是我不建議。”
“為什么?”
“你若低價發行了文章全本,那你的民報還辦不辦了?眼下若是沒了你的故事支持,那民報如今如火如荼的發展勢頭,就會從天上瞬間摔倒泥里。”
“此報,對你未來成道有大用!不可放棄!”
陳洛皺了皺眉,他確實想過,反正自己腦子里故事多,大不了一本連載,吊著民報,一本全部發行。不過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雅文故事只有他能寫,自己同時放出多個故事,反而分散了受眾,但回收還是一樣的。再說了,他的文章可不是前世那種娛樂小說,看完就算了,而是需要讀者反復誦讀才能獲取力量,陳洛才能得到反饋的。目前一下放出多個選擇,反而可能降低效率。
見陳洛沉思,宋退之又說道:“再者,子貢贖人[1]的典故想必你也知道。你若全文低價,那讓那些道德夫子怎么想?”
“長此以往,付出與收入無法匹配,誰都不愿意將自己的經義拿出來,只在家族內部流傳,豈不是反而害了人族根基?”
聽到宋退之說的這么嚴肅,陳洛也心中一凜。
他倒是沒想到這一層。
可是有什么辦法,既能民報連載不受影響,又能讓他的文章更快散布天下,同時還不會引來其他寫書人的反感呢?
陳洛腦中突然一道靈光閃過:對了,解決方案早就有人想出來,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