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在中京所見的歌舞升平,再看看北境年年遭遇的壓力,陳洛也嘆了一口氣。
天下并不太平,太平的是大玄內部。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愿意血灑邊疆!
……
萬仞山。
“兵相,兵相……”數名大儒快步走入議事堂,“成了,成了!”
韓青竹聽到喚聲,連忙從書桌后繞了出來,“如何?”
一位大儒面露喜色:“我等按照上次之計謀,故意以三品大儒引誘蠻王伏擊,隨后用‘赤壁’的合擊之法,總共暗算了十一位蠻王,其中還有一位大蠻王!”
“莫爾丹要吐血了,哈哈哈!”
韓青竹也是大喜,看著面前各個帶傷氣息不穩的大儒,突然一怔,問道:“律之呢?還有治長公呢?”
此話一出,眾大儒沉默片刻,又一位大儒嘆口氣:“律之先生引來了三名蠻王,赤壁合擊之后,仍有一蠻王尚有余力,欲逃亡報信,律之先生自爆,與之同歸了。”
“治長公為了殺死那名二品大蠻王,崩碎了家國天下,目前還在昏迷之中。”
這兩道消息讓議事堂的氣氛一滯,但隨即又有一位大儒笑道:“諸位,不必哀傷。”
“家兄上陣前曾說,若有不測,不過是舍生取義而去,君子大道也。”
“該為其歡慶才是。”
眾人望去,正是此次同樣參戰的大儒之一,那位律之先生的弟弟。
“不錯。”另一位身上氣息不定,顯然有傷的大儒說道:“此戰,我等損了兩位大儒,殺滅莫爾丹麾下十一名蠻王,已是大勝。”
“諸君,當歡慶!”
“是啊,當歡慶!通告全軍,我人族大儒出擊,無一損傷,陣斬蠻王十八!鼓舞我軍士氣!”
“不妥不妥,這太夸張了,也不能埋沒律之先生和治長公的事跡。不如說明悲損律之,哀失治長,陣斬蠻王十八。”
“嗯,這樣的話,那就陣斬蠻王二十四吧!”
“附議!”
“附議!”
“附議!”
此時,那位律之先生的弟弟突然又問道:“兵相,此戰有此戰果,皆賴《三國》。這幾天咱們那位小侯爺的書里又新出了什么新玩意嗎?”
韓青竹笑道:“文稿已經出來了,諸位回來的正好,《三國》剛剛結束了一段七擒七縱的劇情,只有教化之道的蘊意,目前還沒有領悟戰技的消息。”
“不過,諸葛孔明之雄才偉略,幾乎溢出紙面。”
眾大儒面露喜色:“是諸葛孔明又開始裝……又大發神威了?”
“哈哈哈,三國之中,諸葛孔明最有我大儒風采,這就去看,這就去看。”
“治長公曾說他最欣賞臥龍之風采,我去他病榻前念一念,或許能將其喚醒!”
“同去同去,有個大儒當說書先生,豈不美哉!”
“走走走,同去瞻仰孔明先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