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意引百里共情,這是傳世之作!”
“他是誰?這位公子……不,這位先生是誰!”
一時間所有儒生都興奮了,他們剛剛目睹了一首傳世之作的誕生。
石樂志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一句話。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明明是個紈绔小子,怎么會有這樣的詩意詞心?
可是“百里詩情”,只有首作才會引發,所以不可能是事先備好的。
“妙手偶得!偶得!”石樂志在心中不斷安慰著自己,臉上浮現出僵硬的笑容。
“三位大儒,此詩如何?”有人抬頭高喊,眾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三位大儒。
這一喊,終于將三位大儒從佳作的沉浸中喚了出來。
……
“唉……”李大儒率先開口,先是一聲長嘆,“人生本已辛苦,為何還要讓我看見這樣的詞?”
“以為歷經離別,已經心如鐵石。可回到故里,故人卻已如花凋零。當年分別,花前低語,如今只有綠窗青天如故,卻不再是當時共看的風景了。僅僅上半闕,就足以意境相連。”
“再看下半闕……唉……”說道這里,李大儒又是一聲長嘆,竟然說不下去。
“下半闕,殺人心啊!”盧大儒接話說道,“待把相思燈下訴,原以為此間已經是安好,也算一場久別重逢,可以互道過往,偏偏來了一句一縷新歡,又勾起了當初的舊恨千千縷。”
“若當初……若重來……大好時光已經消逝,這相逢的一點新歡,怎么彌補那別離時光的千千舊恨!”
“但都比不上最后一句的痛徹心扉!”
葛大儒點點頭:“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老夫對這個辭字甚愛,也甚恨!”
“何為辭?曾與你把酒同歡,與你生死與共,與你走了一段生命,伴了一段時光!”
“隨后離開,再也不回來。”
“一句留不住,便是再不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位小先生,你做此詞,讓我等這些年邁之人,如何再面對啊!”
……
聽到三位大儒的點評,陳洛躬身一禮:“獻丑了!”
隨后,又看向一臉僵硬笑容的石樂志:“石兄,我成功了!”
石樂志尷尬地點點頭:“柳……柳兄弟厲害!”
這個時候,似乎早已看穿一切的文昌閣官員終于開口:“三位大儒,此詞可算破題嗎?”
“破題?你開什么玩笑?破城都行!”
“過過過,這小……友說要破三題,快點開下一首!”
“正是正是,趕緊宣布!”
文昌閣官員看向陳洛:“閣下可要繼續破第二題?”
陳洛點了點頭,那官員一拍城墻,頓時第二句詩題浮現了出來——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