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擊敗,并沒有任何意義。
即使是李照擊敗了張北冥,也無法改變張北冥武功高他一線的事實。
即使是張北冥擊敗了李照,也無法改變實戰中他必須得小心翼翼的事實。
切磋本來是要求得一個答案,現在答案已經知曉了,那就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
李照又道,“不過,打歸打了,咱們還需得論道。張兄,你說對嗎?”
張北冥愣了一愣,倒不是他不情愿,而是他從來沒有這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狀態。
即使是一如和尚、方武圣、杜門主、王武夫這幾個人,也沒有對他這樣。
但這種感覺,并不是沒有禮貌的體現。
正如李照所說,是因為張北冥之前忽然對李照出手,主動提出試手的要求,所以現在李照才反過來占據主動,也跟著提出自己的要求。
你要論武,可以,我不會生氣,那我也要論道。
這也是一種禮尚往來,顯示出雙方平等的地位。
這非但不是不禮貌,反而才是一種真正的禮節。
更何況,論道本身也不是壞事。以李照獨特的武學體系,極高的武道涵養,新奇的武術理論,都有張北冥可以學習的地方。
所以在帶著“好久沒有人對我這樣,真是刺激新奇啊”的感覺之余,張北冥點頭應聲,“當然可以,不過小友前途無量,不知道與我論道之后,又要去做什么事情?不過我得提醒小友,你稱得上真真正正的天下第六宗師,雖然界定模糊,但按說你是不能夠參與皇位之爭的,否則皇兄有所意見,我和方城主都不得不與你為敵了。”
原來,這才是張北冥出手試探的目的所在。
他作為國師,理應有責任,保證大宗師不會過多干涉朝政,尤其是皇子之間的斗爭。而這個責任,是由他和方希然同時承擔,兩位大宗師結合而成的一個構造,天下沒有任何人能夠沖破。
當然,大宗師以下的水平,就不在他們管理范圍之內了。
現在一旦發現李照的武功,真真正正達到了大宗師級數,他就立刻做出了提示。
“我本來也不參加皇位之爭。”李照的這句話讓張北冥放下心來,但下一句話立刻讓他臉色又是一變,“我與張兄論完了道后,就準備離開皇都。”
張北冥驚訝道,“離開皇都?一旦得到這個消息,老杜一定前來找你,與你一戰。小友,你不是說要那個那個……猥瑣發育嗎?”
他經此一戰,是越發對李照欣賞,一時起了惜才之心。
像是李照這么個天才,要是被杜長生所毀,該是多么可惜啊。
“與你論道,不就是發育過程?”李照自信滿滿地說,“此次之后,我一定能夠再有精進,到時候就去化解與杜長生的誤會。”
張北冥面色怪異,“化……化解?老杜可不是個講道理的人啊……”
李照抬頭看了他一眼,好像在奇怪他的思維,“我沒說過要講道理啊,我用拳頭他用刀,就這么化解。”
他的態度理所當然到了極點,好像自己所說的一切,從一開始就毋庸置疑。
張北冥看了他兩眼,忽然輕輕笑了兩聲。
“好,既然你決定了,那我就不過問了。”他說,“老實說,我與老杜的關系雖不算好,但也是相識多年,按說比和你之間,要好很多才對。但在這一刻,我居然希望聽到的不是你的死訊……真是有點對不起老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