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的海選賽,李照已經通過了自己的考驗,接下來的兩天就不用去了。
一般人或許會看看對手如何,李照卻寧愿呆在房間,體會內力的變化。
他現在漸漸學會了一些東西,通過觀察張北冥、王無法兩位宗師的武學理解,漸漸明白了內力某些更根深蒂固的東西。
張北冥是標準的世家貴族,對武學的理解是學院派的,他想要什么武功秘籍,就有什么武功秘籍,其中精妙之處,被他融會貫通,濃縮于一式“封神榜”中,不輸給玄陰真法。
而王無法則是浪蕩的閑散人士,對武學的理解是實戰派的,他從小到大得到的幾門武功秘籍,都是最底層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早已被他漸漸舍棄,而后便自成一派,以打倒敵人為目標,反而能夠突破很多常人的定式。
這兩個人的武功,一個好像是高山流水,一個好像是下里巴人,但這兩者在他們身上,只是一種風格。實際上,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都走出了一種前難有古人、后更少來者的高度,成了兩座矗立在武道中的高峰。
而李照卻在更大的山外,他是山外之山,甚至也不是山,而是積木。
這就是他的問題,他這一座積木,雖然高度和山內的幾座山,相差無幾,卻始終不知道對方的山腰如何、山腳如何,只能看到對方的山尖,比自己稍高。
他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從積木變成山,但又不失去積木的特性,是想要變成山就變成山,想要變成積木就變成積木。
這就必須要觀察。
光是王張二人也實在不夠,李照需要更多的與大宗師對戰的經驗。
雖然大宗師有五個人,但以他們的水平,每兩個人進行一種比較,都會展露出“宗師”這個境界中的一些顛沛不破的東西。將十種比較的結果再進行對比,李照覺得或許足夠讓自己窺視到“山的特性”。
除此之外,他也要完成自己積木的作業,不斷地“打破虛空”“滋養修繕”,給予自己體內竅穴的刺激。
現在的李照,每天看起來呆在客棧,實際上忙得不可開交。
另一邊,岳清露三人雖然失利,但是有李照鼓勵,再加上李照連續三戰都是硬茬,一路打過去,在一眾高手眼中激起了不小的風浪,他們也與有榮焉,這幾日放下負擔,輕松觀戰。
小佛王的比武,則在第二天。
這人的關注度,則完全和李照不是同一個級別。
李照的比武,只是一小片區域的人看,而真性一出場,卻就是萬眾矚目,全城有名有姓的人物,都要親眼一看這年輕一輩第一人的風采。
岳清露三人,倒也是想要觀戰,身為同一輩的武者,相差不過幾歲,別人在云端上走著,他們卻一個一個像是在爛泥里。是個人都想看看,為什么同為長蟲,別人一飛沖天成了神龍,自己卻還是個小小泥鰍?
可惜,他們搶不到資格,能觀看這一戰的,數百上千人就是極限,整個城市里選擇數百上千人,輪也輪不到他們三個。
陶望舒和侯辛倒是有資格進去其中。
他們也都去觀戰小佛王的比武。
一場,兩場,三場,三場看下來,時間居然比想象中要長很多,全場人的臉色都變得很奇怪。
在這其中,陶望舒和侯辛的臉色,奇怪之中還帶著一種荒謬。
因為這三場比武,都和他們想象中摧枯拉朽、秋風掃落葉的比武,完完全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