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的思維被謝利博士第一次沖擊到了,他不過是一個退伍的意大利裔美國人,從未想過他擁了黑人種族從未擁有過的什么權力與機會。
他一直都是低俗的,然后依靠賭博、武力,當然還有勤奮活著,自己的脾氣也是一直我行我素,沒想過什么權力與機會。
但這一刻謝利告訴他他與人是不一樣的,他有著不同膚色人的權力與機會。
當然,這并不能說他們托尼就徹底的服氣了謝利,但是,接下來謝利開始一路上數落托尼的許多缺點。
比如,托尼把別人給他取名吹牛大王看得很自豪,但謝利卻認為這不是件自豪的事,這說明你不誠實喜歡騙人。
兩人對音樂又產生了分歧,接著托尼在休息區的地上撿到了一顆玉石被謝利知道了,然后謝利說他偷了玉石要讓他還回去。
剛開始托尼據理力爭是他撿的,不是偷的,但卻被謝利逼得還了回去。
謝利說他可以幫他買下那塊玉石,但是托尼卻沒興趣了。
看到這,電影人們終于明白了,這是在描繪完全相反的兩個人。白人托尼低俗、暴力、沒素質、對自己的缺點不羞愧反而洋洋得意、愛貪小便宜……等等,這不正是很多白人眼中黑人的印象嘛。
但轉眼看黑人謝利博士,溫文爾雅、學識高、很有道德、明事理……等等,這不正是白人貴族的氣質,紳士行為嘛,這應該是理想中的白人形象才是。
在《綠皮書》中尹子雄把兩種膚色的人的特點完全的倒轉了過來,讓觀眾們認真的思考對方。
當然,別看托尼粗俗沒素質,愛貪小便宜,但是他能解決問題啊。比如他們到了印第安納州,在表演場地就遇到了不是謝利博士指定的鋼琴品牌,然后還滿是垃圾的鋼琴。
面對舉辦方的無所謂,托尼這個粗俗的粗人就用他的暴力輕松的解決掉了問題,讓演出順利進行。
隨著兩人接觸的深入,兩人開始試著理解對方的行為并一起做某件事。比如,他們一起討論對黑人的成見時,托尼硬是拉著謝利吃炸雞。
而謝利卻認為沒有刀叉,沒有盤子,弄得到處都油漬不肯吃,但在托尼的一再要求下,謝利吃了人生的第一塊炸雞,然后接著吃了第二塊……
包括干了謝利認為從不亂丟東西的行為,朝窗外扔雞骨頭。
但是當然,謝利制止了托尼亂丟可樂杯的習慣,當汽車倒回來,托尼撿起丟掉的可樂杯,他們之間就有了相互的接受部分與原則部分。
在肯塔基州,謝利按照綠皮書的指引,住到了一間臟亂差的旅館。但是,謝利作為黑人不得不住進來。
就在托尼在酒店里繼續研究綠皮書時,他被告知在酒吧里謝利被一群圍毆,且扣押了。
沒辦法,粗爆的托尼又派上了用場,成功的解救了謝利。
越往南,種族歧視越嚴重,謝利只是被限制在綠皮書里的旅館,他想跳出去去白人的場所看看,結果就被人打了。
接下來最讓謝利震憾的是,他們的車子壞在了路中間,然后對面的農場里全是黑奴在干活。
黑奴們發現了下車的謝利,然后大家都停止的干活,靜靜的看著被白人服侍的謝利。
這一幕在非美國人的黑人看來都不算震憾,覺得這場戲就是一戲過渡戲,但是對于美國的黑人而言,這就刺到了他們的痛點了。
越往南方,對黑人的歧視就越嚴重,哪怕是邀請謝利去表演的貴族也一樣。甚至在謝利表演期間想上廁所,都要被仆人區別對待,不能上主人家的馬桶廁所,只能是小松下野外解決。
但謝利堅決不肯,不得不讓托尼開著車回到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