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了心滿意足的勒戈夫之后,中午尹子雄休息了一下,下午三點鐘時他又要接受英國《視與聽》雜志的專訪。
在全球最有名有兩份電影專業雜志就是《電影手冊》與《視與聽》了,聽這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分專業的研究電影本身的雜志。
在電影學院讀者時,老師一般都會跟你說,電影是視覺與聽覺的藝術,所以電影語言也叫視聽語言。
電影就是在人的眼前播放適合于人類眼球視覺下看起來運動的畫面,然后再配以相的聲音結合畫面一起,這就是電影的全部。
那光和影又是什么概念呢?光和影是視覺畫面的本質,也就是電影畫面的本質,更是美術的本質。畫面是如何出現的?當然是由光的照射與光的陰影兩相結合下造成了畫面的出現。
很簡單的比方,如果你的眼前全是光,甚至是均勻的光,沒有任何特體陰影出現。那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平面的,就是白茫茫的一片。反之,如果你的眼前全是黑,沒有任何光的出現,那你的眼前也是平面的,黑乎乎的一片。
正因為有了光的出現,有了陰影的出現,所以我們看到了萬物,看到了空間,甚至看到了想象。
所以,真正說起來,電影的藝術是不是很高深?那絕對是的,非常高深的藝術。
新浪潮也正是看到了電影的本質——視與聽,光與影,所以才提出了去故事化。他們認為僅憑視與聽及光與影就能傳達創作者的思想,讓電影簡單化,但每一個簡單的背后卻是把復雜的東西揉進一個復雜的符號。
比如我們看到的光,最初人們看到光只有太陽光,它看起來只有一種顏色,但當它變成彩虹時,它有了七種顏色。
那如果這七種顏色再分下去呢?每種顏色都可以出一個色譜,發展出N種顏色。
那新浪潮也就是的主題思想就是,給觀眾到看簡單顏色的光與影的變化,因為觀眾擁有對光與影的豐富的認知,所以明白了創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光與影的變化,它背后表達的思想是什么。
所以,觀眾你得明白黃色代表了什么?黃色在權力的象征中代表了什么?在生活中又代表了什么?在情感中還代表了什么?在罪惡中又代表了什么……
你結合黃色在不同范圍中的代表,再看創作者在不同情境中表達了什么。比如創作者講的如果是情感的話,那你就明白了作者為什么在這個情境下用黃色,因為它代表了幸福的顏色。
當然,這只是黃色在西方人的認知中所表達的,那在愛情中黃色在日本文化中代表了堅貞,在中國的文化中有可能代表了分手,黃了的意思……
所以,觀眾你不僅得了解色彩在情感中的通用的表達,還得了解色彩在不同國家中的色彩表達。
這還只是色彩,光影,那還有攝影構圖呢?聲音呢?表演呢?每一種又分為了許多種的表達。
好吧,這就像很多人說為什么中國的文化為什么不能通過幾千年傳播影響全世界?
那是因為中國的文化就像新浪潮的電影思想一樣,是貴族的文化,是精英的文化,它不是普通人的文化。
怎么普世?
全世界的貴族精英都在研究中國的文化,但普通民眾研究不起啊,太高端了。
比如漢字,普通人認識漢字只是運用,但精英卻知道每一個漢字它都蘊含了一個故事,一種象征,一種文化。再比如如何寫出漢字的神韻?
要上好的毛筆,要上好的硯墨,要上好的宣紙,還要經過數十年的練習……
這毛筆又有講究,這硯墨也有講究……這每一樣的配件都可以寫成一本書形成一種文化。
所以,真以為一個字畫只是一幅簡單的字畫嗎?它是所有復雜的文化集合起來的集中表達。
所以,這種文化是普通人能明白的嗎?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嗎?
新浪潮的電影思想就跟這個是一毛一樣的,只是精英文化群體欣賞的藝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