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摩根,歡迎來到中國。”
“嗨,尹,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嗨,維果,歡迎來到中國。”
“嗨,尹。中國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維果聳了聳肩。
“哈,真相永遠比想象精彩的多,多走走,多看看,你會發現中國遠非你的想象。”尹子雄笑了笑。
“我有此打算,不過不是這一次。”維果回答。
……
這一次同樣來了很多的明星大咖助陣,甚至來了許多比上一次《極限職業》更多的同行與專業人士,包括高校的一些老師。
電影開始,許多沒看過電影的人以及許多鉆研藝術的人趕緊的,認真的盯緊了熒幕。
許多專業的影評人都在奮筆疾書,跟看《極限職業》時完全是兩種狀態。許多的導演也是目不轉睛。
當電電影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搞得尹子雄有點懵。不是他的電影首映沒有掌聲,而是,從來沒在國內見過如此熱烈的掌聲。
上到臺感謝了一圈后,主持人開始提問。
“尹導,《綠皮書》有信心拿奧斯卡最佳影片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優秀的影片很多,這得看評委的喜好,像這種講平權運動的電影不知道評委們會怎么看。”
尹子雄攤了攤手。
“那希望尹導能拿下最佳影片獎,另外,尹導,怎么會想拍這么一部電影的呢?”經緯不解。
“呃,這個問題回答過很多遍了。總結來說就是一句話,我了解到了美國的‘平權法案’,再然后了解到了綠皮書,最后想出了這么一個故事。當然,也有另一個版本,那就是綠皮書這個概念一直在我腦中縈繞,在拍《驚天魔盜團》的時候,我與摩根·弗里曼聊天時說要合作一部電影。然后我就決心把綠皮書給拍出來。”
“那摩根先生,你怎么評價《綠皮書》?”
“哦,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是我這一輩子最幸運參與的電影。每個演員的一生總有一兩部電影稱之為他的代表作,《綠皮書》就是我的代表作之一。”
……
反正接下來就是各種吹了,最最離奇的是竟有人看哭了,由于當事人泣不成聲,所以沒有采訪成。
但尹子雄很是莫名其妙,這是什么情況?
中國首映完之后,接著就是有幾個采訪與交流活動。不過,尹子雄都沒空去了,讓兩個演員去了。
只是第二天的網上評論讓尹子雄覺得心理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從哪來?他也說不清楚。
但是,看看這些影評這么寫的就讓他很不爽,但又不能反駁。
比如《偉大的導演偉大的電影》,看看,這標題是在夸贊吧?再看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尹子雄導演的極度商業電影《極限職業》還沒下映,立馬就上映了他極度藝術的《綠皮書》。本來,早前我就知道了,這是一個部披著商業內核的偽文藝片。所以,看完《綠皮書》后,我直接被震憾到了。我覺得《綠皮書》已經超越了商業與文藝之爭,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因為在民主之前,人權之前商業與文藝并不重要。《綠皮書》讓我們看到了黑人在美國平權之前的艱難,種族之間的溝壑有多深……喧囂與孤獨,構成人生的全部迷局,正是種族之間的沖突才讓謝利有了打破迷局的想法……”
“現實中也正是因為‘平權法案’的概念提出后,才有了《民權法案》的落地,而這中間有多少的黑人為之奮斗。這才有了現在美國人人平等的社會,這才有了民主的基石,更是告訴我們平等的重要……”
呃,尹子雄看不下去了,這都哪跟哪啊?合著自己明明想揭露一下美國的傷疤黑歷史,到了一些人眼里卻可以洗地成為一部美國力量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