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用意念取出任務獎勵的趕海工具:一雙膠質手套,透明的,摸起來輕薄柔軟,看材質應該是防水抗刮的。
一根魚竿以及配套工具,魚竿看著還不錯,算的上高級貨。
一雙水靴,也是透明的,看著材料和膠皮手套差不多。
王志拿起水靴在地上摩擦了一下,防滑度很好。
海上的礁石是趕海必選的地方,而礁石上蠣殼碎石叢生,如果不小心摔倒可是要命的。
王志將水靴往腳上一套,出奇的合腳,看來這系統還挺人性化的。
王志順便查了一下天氣預報和潮汐表。
明日是個大晴天,陰歷十四,有大潮,時間是下午四點,從縣城賣完珍珠應該能趕上吧。
不管了,管他大潮小潮,先去海邊探探路再說,也不知道能趕到些什么。
她記得前世人口太多,海洋資源過度開發,趕海基本敢不到什么東西,特別靠近城市的近海,每當退潮人比海里東西都多。
她也知道,那些人不過就是玩,也不是真的想趕到什么,但就是這樣反復搜刮,海里基本什么也沒有。
第二天早上,天不亮王志就被她娘從被窩里挖起來。
迷迷糊糊被套上衣服,迷迷糊糊的,都不知道飯是怎么吃進去的,吃了什么,王志就坐上了牛車。
牛車晃晃蕩蕩的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走,車上躺著她和她爹,她娘在照顧她爹,而她爺爺和三叔坐在車轅上趕車。
牛車是和村長家借的,全村就這一輛牛車,金貴的比前世的豪車還金貴。
全村還真沒幾戶人家能從村長家借出牛車的,過去她家也借不出來,定是因為王長卿害王志摔了頭,村長愧疚,又怕王志賴上去,才肯借牛車的。
王老漢不是個趁人之危,借機撈好處的人,主要是王大有的腿,不能走路。
昨晚,王老漢和王老太太商量了大半宿,最終決定帶著王大有去縣城找更好的郎中。
晃晃悠悠,過了一個多時辰,相當于前世兩個多小時,終于到了縣城。
王老漢從荷包里翻出五文錢,數了兩邊才交給守城的士兵,若不是看著軍爺要發怒了,王老漢還想再數一遍。
他心里沒底,不知道珍珠到底能賣多少錢,夠不夠兒子治腿的。
牛車不能在城里隨便走,只能在城門口的牲口棚里寄存。
當然,還需要保管費,還有附贈的要錢的黃不拉幾的草料,不買不行。
王老漢又從那洗的發白的荷包里摳唆出五文錢,顫顫巍巍的交給保管員。
看得王志臉都糾結在一起了,難怪她爺爺從不敢隨便進城,光這些隱形消費就跟割他肉似的。
王大發背著半醒不醒的王大有,人還疼的直哼哼,只是聲音比昨小了很多,不知道是好了點,還是人被折騰的沒精神氣,更嚴重了。
王老漢看著街上人來人往,不少人還穿著他們沒見過的綾羅綢緞,有富貴人家的馬車間或走過。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青磚黛瓦,門庭高大,看得王老漢幾人只想找個地縫縮進去。
他們這樣能賣出珍珠嗎?該不會還沒進門,就被人打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