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捕撈上的東西肯定比趕海更豐富、更肥,王志就讓他們別扔了,全帶回來。
果然,除了被分出來的魚,還有很多其他鮮美的海貨,海參,各種螃蟹,各種海蝦,鮑魚,海螺,還有海膽、海星和一個大海蜇。
這下,王志高興壞了,這是面海蜇,比沙海蜇更有營養,更好吃,足足有鍋蓋大小,真是辛苦幾個女人給扛回來了。
“阿奶,你們也太厲害了,完全不輸阿爺他們,撈了這么多海貨,今晚大家有口福了。”
王老太太享受著孫子給燒的溫水,還有暖身子的姜茶,孩子們懂事,知道孝順,就是她們最大的收獲。
“阿奶的囡囡啊,真是越來越貼心了,阿奶巴不得多給囡囡撈些海貨,說來也是俺們有口福,囡囡的廚藝那是頂呱呱的。”
“可不是,那泥腥味重的海貨,經過囡囡手里大鐵勺這么一炒,比肉還好吃。”二嬸張冬梅接過兒子遞過來的毛巾,心里美滋滋的,兒子被囡囡帶著知道疼人了,過些日子,娶媳婦了,知冷知熱的,日子錯不了。
“俺也跟著學了幾道菜。”
三嬸王翠花是三個媳婦里廚藝最差的,不過,最近也大有長進,她新學的菜也被客人們夸贊了。
王志拿出從小豆丁們手里換來的茱萸,“阿奶,你們看,這是吳茱萸,是一種新的調味料,辛辣口的,不知道你們愛不愛吃,今晚試著做出來給你們嘗嘗。”
晚上的菜式果然比之前更加豐富:白勺海蝦,清蒸石斑魚,紅燒帶魚,鮮燉雜瓣魚,海膽刺身,水煮海星和螃蟹,茱萸辣炒蜆子、海螺等貝類,油炸皮皮蝦,海蜇拌白松,蒜香海參,紅燒五花肉。
這還只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海貨,剩的留著明天招待客人。
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雖然裝菜的餐具五花八門,鍋碗瓢盆都有的,但這不影響它們散發著原始的欲望,香!太香了!
而且,今晚王志以干活太累為由,堅決要求蒸的白花花的大米飯。
為了防止海貨寒性重,王志為男的上了黃酒,為女人小孩上了紅糖姜茶。
身為家主,王老漢坐在上首,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他不會說啥文縐縐的話,兒孫們累了一天,都等著吃飯呢。
“好!好!咱老王家越過越好了,大伙,吃好!喝好!”
自然生長,沒有污染的海鮮簡直是太好吃了。就連這個朝代的調料也是天然手工的,烹飪出來的菜肴當真就是原汁原味,咋做咋好吃。
“嗯~這也太辣了!太爽了吧!”
王大發嘗了一口辣炒海螺,就被那麻辣鮮香的口感征服了。
吃一口辣,在喝一口黃酒,也太太爽了!
“這味道真神奇哈!吃在嘴里香,到了胃里就有點火燒火燎的。”
張冬梅嘗了一口,覺得好吃,但不敢多吃。
王志給三嬸滿上姜茶,“三嬸,這辣的不行多吃,對胃不好,吃多了容易上火。”
“囡囡,你跟哥說,這辣口你從哪弄來的?”
王福浩又夾了一筷子辣炒海螺,這滋味絕了。
“我知道。”滿仔搶答到:“大姐做菜時,俺看見了,就是用俺們摘的野果子做的。”
最近吃的好,滿仔明顯長胖不少,人也變得機靈活潑了,王志抱著都感覺沉甸甸的。
“野果?啥野果?”
全家人都好奇了,他們在這住了幾輩子,咋就沒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