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三個臭小子,這都啥時辰了,才回來,去趟鎮子快趕上去府城了。”
四人垂著肩膀聽訓,不敢反駁,可不就是去了府城,不僅如此,囡囡還弄了兩套名貴的家具回來,說不定,明天還有客人到訪呢。
眾人七手八腳的將王志的“購物成果”卸下來,規整到相應位置。
“咋又買了這么多東西?”王老太太有些無奈,這個孫女會賺錢,更會花錢。
王志挽著阿奶的胳膊,撒嬌到:“阿爺阿奶最好了,最疼囡囡了,這些都是囡囡買來孝順你們的。”
說完,王志從兜里掏出一個棗紅色鑲金玉的抹額,直接戴在王太太的額頭上。
“阿奶,這是城里老太太最流行的金鑲玉抹額,阿奶戴著可比那些老太太好看多了。”
王老太太忍不住笑彎了眼睛,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柔滑的綢緞抹額,生怕粗糙的手刮花了綢緞。
窮了一輩子,沒享到老頭子的福,沒享到兒子的福,竟享了隔代的福。
“買這干啥?俺都多大年紀了,還戴這些干什么?賣給你娘她們多好,年輕人戴著好看。”
話雖如此,王老太太嘴角越咧越大,整張臉像一朵盛開的菊花,十分高興。
“都有,都有,咱們家的女子又善良又好看,穿什么戴什么都好看。”
二嬸和三嬸最近都和王志學會了做菜,兩人搶著做菜練手,王志就又被解放出來了。
去灶房墻角看了一下水桶里的豆芽菜,不錯,才一天的功夫就泡軟了,濕度溫度都剛剛好,應該很快就能發出豆芽了。
拎著竹筒,拿上鏟子,設法甩開幾個哥哥,王志來到碼頭旁邊一處水灣挖海蛆,海蛆的學名叫沙蠶,當地土話叫海蛆,用來當釣魚的喂子,就是魚餌。
不同的魚類適合不同的魚餌,也適合用不同的魚竿釣,但現在條件有限,前世釣魚王志也不過是個半吊子,懂一些皮毛,跟人家釣魚協會的比起來,那真是門外漢了。
但釣魚不僅是為了收獲,更多的是為了樂趣,俗稱魚樂。魚餌水中落,魚樂心中留,不求收獲豐,但求快樂多,魚樂只有釣魚的人才深有體會。
第一次垂釣,王志選擇在近海的礁石高地垂釣,先試試水,看看附近海域都有什么魚,魚群多不多。
這是一片完全未開發的泥灘,一鏟子下去,滿滿的奇形怪狀的生物,除了王志需要的沙蠶外,還有小香蟹、海蟑螂、奇怪的弓形小蝦等,總之,就連沙蠶也是不同種類,有光溜溜的像蚯蚓的,有身體兩側長滿綱毛疣足的。
戴上手套,將沙蠶挑出來扔進竹筒里。
可能是因為沒有天敵的原因,沙蠶隨處可見,不一會,王志就挖滿了一竹筒肥肥胖胖的沙蠶,絕對夠用了。
再往竹筒的空隙里塞滿原生爛泥和海水,這樣沙蠶才不會死。
回到碼頭后,在東山蓋房子的王家人已經回來了,王志悄悄的將竹筒藏進船艙里,然后若無其事的幫著端菜擺飯。
飯后,王志兄妹順便將家具的事說了,王家人都驚喜不已,對王志又是一番夸贊,她都有些飄了,差點就相信自己可以拯救銀河系了。
不過,再拯救銀河系之前,先拯救自己吧。
一夜好眠,王志更是一覺睡到日上三竿,反正釣魚不用趕潮,只要不是退潮啥時候去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