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當即紅了眼睛,原來孫女一直記得這事,當初,她為了救長子,當了陪嫁的金手鐲。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當嫁妝不僅自己丟臉,夫家也跟著臉上無光。不是萬不得已的人家,誰干這丟人現眼的事,當媳婦嫁妝。
“你有這份心,阿奶就心滿意足了,有囡囡在,阿奶就是什么不戴面上也有光,誰家孫女還能比囡囡更孝順。”王老太太臉上笑得真切。
“是是!老夫人您真有福氣,兒孫們有本事,知道孝敬您,您啊就安心受著便是。”小二哥也真替老太太高興,可惜自己買不起這些孝敬老人。
“娘,您就接著吧,這些年您對囡囡咋樣,她心里都知道。”李桂蘭也勸著,她心里一點也不妒忌婆婆,婆婆待自己的女兒比自己還寵,她高興還來不及。
“是啊,娘,這紅色的玉真趁膚色。”張冬梅不認識瑪瑙,還以為是玉。
王翠花不善言辭,只一味的說好看。
王志小手一揮,“小二哥,包起來吧,再來三套適合我娘她們的。”
“好來!”小二一聽不僅一單,還要三單,高興的去拿其他首飾。
一會,三套金頭面被擺上展柜。
小二很會辦事,拿的首飾價位檔次一樣,就是花式不同:都是金鑲玉的,沒有之前的那套大,但比之前的那套更減齡一些,一看就是根據幾人年齡選的。
一套桂花,一套梅花,一套蘭花。
張冬梅一眼就相中了那套梅花的,她認識梅花,開在冬日里,正因為她出生那日窗前梅花開得正好,他爹便為她取名冬梅。
很多年沒回家了,她有些傷感。
王志心思靈巧,直接將梅花拿給三嬸娘張冬梅,蘭花給了她娘李桂蘭,桂花給了二嬸王翠花。
張冬梅用粗糙的手指輕觸金簪,光滑的觸感讓她有些害怕會刮壞了,她看了又看,最后又推了回去。
“囡囡,嬸娘不能要。”
王翠花也是如此,只有李桂蘭沒有推回去,她知道,自己若不要,兩個弟妹肯定不能要。
王志有些無奈,直截了當的說:“我覺得這首飾非常適合嬸娘們,小二哥,你直接給包起來吧。”
原本以為沒戲的小二立刻笑著應是,手腳麻利的包起來,生怕王志反悔。
張冬梅還想開口,王志直接跳到下一環節,對小二說:“小二哥,我不喜歡金飾,你給我物色一套輕便簡單的銀飾即可。”
小二手上頓了一下,心里感動的要命,這女娃也太好了吧,自己不舍得花錢,都用來孝敬長輩了。
王老太太幾人不干了,王老太太虎著臉說:“阿奶這么老了,穿戴這些給誰看,你自己該好好打扮打扮,說個好人家才是正理。”
“是啊,囡囡,你是不是舍不得錢,三嬸……”
王志搖頭,“你們誤會了,我不差這幾個錢,我是真的不喜歡重的首飾,我自己出門都懶得盤頭,買了一堆首飾往哪里插啊。”
幾人想想,王志平日里就一條簡單的馬尾,像江湖女子一般,若不是今日李桂蘭強制給她梳頭,肯定又是一條馬尾。
小二立刻找了一套活潑簡約的銀飾,而且搭配的是輕便的錦緞,頭飾是一條發帶,不是簪子,很方便;手串是絲線編織的,配上一只小福豬墜子,好看又大方;耳飾是一對耳釘,雕著丁香花,吉利又輕便。
王志非常滿意,這小二真是太會選東西了。
“包起來!”王志小手一揮,聽得小二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