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菜上來了,“清蒸石斑魚!”
一條巨大的清蒸石斑魚,被盛在長方形的大鐵盤里,孫寧和孫安哥倆需要抬著才能搬上桌。
“好大的魚啊!這放鎮子上肯定能賣上好價錢。”有村民驚嘆道。
“可不是,少說200文,一桌一條,少說半吊哦,積善老哥可真舍得啊,這魚都拿給咱們吃了。”
別怪他們吃驚,這個時代捕撈技術實在是差,漁網不結實,就算有大魚他們一般也抓不上來,還很可能網破魚逃,賠了夫人又折兵,比不了王志的高端路亞魚竿,承重上千斤。
若是這話給王志聽了,肯定忍不住吐槽,200文?拿到貝魯斯甩賣都有七千多,兌換成大宋朝貨幣就是7兩多!
“香!鮮!嫩!”顏不棄夸贊道。
被腌制過的石斑魚沒有絲毫土腥味,肉質被烹飪的十分細嫩,魚肉香滑軟嫩,十分美味。
“芙蓉蟹!”第四道菜上來了,一起上來的還有王志定制的吃蟹工具。
穆南煙笑著拿起工具,靈巧的吃著蟹肉,看得同桌人忍不住有樣學樣。
“這是鐵將軍,這都能吃?咋還油炸了?這得浪費多少油!”某村民說。
“酥脆!好吃!”
“原來鐵將軍這么好吃,這蟹黃也太香了,在海邊住了幾輩子,竟然不知道鐵將軍能吃,還這么好吃!”
“咱們老了啊,年輕人頭腦就是靈活,王志丫頭這手藝,了不得啊!”
聽見有人夸獎恩人,孫安笑著說:“客人們吃的好吃就行,這些可是食為天的招牌菜,這世上絕無僅有,頭一份你們先嘗到了,姑娘說:有好東西,先給鄉親們嘗嘗。”
這話,聽得族老們十分熨帖,時至今日,王志的形象在他們心里已經徹底顛覆了。
“豆芽菜涼拌蜇頭!”
“這就是豆芽菜?”七叔公夾了一筷子,眼睛一亮,夸道:“難怪城里的大酒樓能看中,這菜清爽撤火,好東西。”
村長認出海蜇來,“蒲魚(海蜇)?連這個也能吃?”
海蜇長得像水里的蒲草,所以當地人叫它蒲魚,實際上它不但不是魚,還是漁民的噩夢。每年到了海蜇泛濫的季節,漁民的損失都很大,一網下去全是海蜇,沉的要死,很容易就把網弄破了,還賣不了錢。
七叔公驚喜的說:“要是蒲魚也能賣錢,那能賣多少銀子啊!”
“王志這女娃娃不得了啊,要我說,這才是媽祖娘娘的化身啊,可給咱們大宋朝所有漁民降福了!”
起初不覺,聽了這話,所有村民都震驚了,如果海鮮做的這么好吃,哪里還愁賣不出,不僅漁民,就是城里人也跟著有口福了。
穆楠楓、顏不棄和小豆子等人眼里都含著另一種深思,糧食向來是關乎國運的大事,糧草足則兵馬壯,國富則民安,當真是民以食為天,物豐則國強,更何況大宋朝大海面積廣闊,如果能把海洋物資利用起來,那真的是為朝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穆南煙嘴角輕啟,眼底有流光閃過。
“椒鹽皮皮蝦!”孫安一邊上菜,一邊和其他端菜人教大家吃皮皮蝦,“皮皮蝦殼比較硬,但只要掌握了竅門,很好剝的,小孩子就先讓家長幫忙剝吧。”
“蝦怪?竟然是蝦怪,這也能吃?”
“太好了,難怪王志丫頭說,船上打來的東西,除了小崽子和帶崽母的都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