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拿出經過自己改進的帆船設計圖,說:“李大舅,這是我改良后的帆船設計圖,麻煩你們按照這個為我訂制十艘船。”
李老太爺有些不悅,李家是祖傳的造船能手,自然也是祖傳的設計圖,王志自己提供設計圖,未免有些托大,還有幾分看不起他們的意思。
王志自然想到了這點,但她沒有解釋。
果然,李志毅看完圖紙后,眉宇間的不快立刻煙消云散,反而震驚的不得了。
“這……這圖紙你哪來的?”
王志淡然一笑,含糊的說道:“我若說這是我設計的,你們肯定也不相信,這是我托穆大東家搞來的,是海外東西。”
李老太爺和李思遠也迫不及待的看了圖紙,這下,他們心里那點不快也沒有了,技不如人,還能怎么辦?
李志毅不僅是造船的匠人,也是一個生意人,他直言不諱的請求說:“囡囡,你看,這圖紙可否賣與我們李家船塢,那十艘帆船,我們可以免單。”
李志毅說的有些不確定,畢竟這種技術可不是一般的技術,說大了,會關乎海軍的戰斗力,進而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要是李家有了這個技術,當真了不得。
王志搖搖頭,李家人失望的收回視線,他們也理解,若是換做他們,肯定也不會愿意。畢竟錢是死的,技術是活的。
王志轉而說:“不過,我們王家愿意以此出資,往后,但凡你們賣出一艘王家設計圖制造的帆船,都要給王家一成的純利潤,如何?”
李家人經過一番斟酌后,覺得這個新合作方法很可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生意好,自然大家賺的都多,生意不好,王家拿的也少,也算憑本事賺錢了。
雙方簽訂合約后,王志直接將一萬兩的銀票給了對方。
逅海和兔島那邊的工程,因為銀子給的足,伙食和住宿條件都好,加上王志額外派人幫忙,工程出奇的快,不到一個月,兩地的居民區就建的差不多了。
逅海村上梁的日子,按照當地習俗,必須慶祝一下,王志并沒有告訴其他人,只帶著工隊和上工的人開了個流水席,放了鞭炮,灑了喜餅和喜糖。
“桂花嬸,你看著發糕的鍋子,我把螃蟹蒸了。”于嬸是王志從人市買的人之一,和幾個婦人在工地上做飯,廚藝不錯。
“好來!”桂花嬸擼起袖子往鍋底加了一根柴火,“姑娘可真是媽祖祖娘娘一樣的菩薩心腸啊!俺本來以為俺家被奸人害了,全家肯定沒有活路了,沒想到被姑娘買了,還有這么好的生活,不瞞你說,現在的日子比俺過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