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桂珍的話,其實也是顧植民的憂慮所在。
一百五十匣雪花膏和香粉,成本粗計便有兩百八十塊銀元。這筆錢花出去做推廣還好,可百雀的化妝品真材實料,既溫潤又耐用,就算一百五十個學生用了都說好,最后也只有另外一百五十人動心解囊而已。若等半年后用完一套脂粉做回頭客,那百雀這個牌子想必也已經涼透了。
徐小姐顯然一眼看穿丈夫心思,道:“你且送去,我自有主張。”
顧植民半信半疑,三百件貨品,皮箱裝不下,必須要雇車。他走下樓,叫上阿凌、小傅,把存貨拉上大半,小傅看到開了張,興奮得在黃包車上手舞足蹈。
“師父,誰介紹的大買賣?”
“你師娘。”
“這筆賺多少錢?”
“不賺,白送。”
小傅一驚,險些從車上跌落下來。
“師父,儂是想自殺對伐?儂要關門大吉,那我何處去?!”
顧植民本來憂郁,聽小傅一講,反倒哈哈大笑起來,笑完但覺愈發索寞,只好硬著頭皮,勸慰徒弟道:“放心,你師娘自有妙計。”
時近中午,兩人終于到了卿云女校。顧植民投了名刺,門房連忙打開校門,說是連桂珍在后邊操場等候。
顧植民心下納悶,這些貨不送去庫房,拉去露天的操場又是為何?
小傅更是泄氣,嘴里直是嘮叨,這么多脂粉本就是白送,莫說成本,連車錢都要搭上,如今人家卻要扔去操場,風吹雨淋,簡直欺人太甚!
師徒二人五味雜陳,只得央告車夫多送一程,結果繞到樓后,便見操場彩旗招展,顧植民正在發懵,便見一個齊耳短發、舉止精干的女子迎過來,伸出手問:“儂是顧先生吧,我叫連桂珍,幀志的同學。”
顧植民慌忙握一下女子指尖,忽見迎面就沖來幾個男人,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只見鎂光燈啪啪爆閃,照得他一陣頭昏目眩。
小傅哪見過這陣仗,嚇得一跳三丈,幸好顧植民率先冷靜過來,將徒弟緊緊按住。此時那幾個男人掏出紙筆,自稱是《申報》、《時報》、《晶報》記者,特來采訪“百雀”揚國貨之光,捐贈校園美膚品一事。
顧植民這才醒悟過來,原來妻子早就安排妥當,即便白送脂粉,也大有學問可做。
想到這里,他馬上穩住陣腳,遂邀連桂珍主任站在身旁,將贊助女校的初衷從頭講起。不料話音剛落,便有記者拋來問題。
“顧先生,百雀也是新國貨。有人說新國貨質量參差不齊,故而市民寧愿多花錢買安心,也不用嘗試新品,你又是如何看待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