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逐風”的竺秋怡,無疑是一個恐怖的刺客。她能夠在瞬息之間,接近目標、完成刺殺、悄然離去。
很多時候,目標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她的模樣,腦袋就已經掉在了地上。
對于世間大部分缺乏保命手段的修士,尤其是不擅長近身戰斗的符師、陣師、蠱師、風水師等,絕對稱得上是可怕的夢魔。
況且,她不僅有“逐風”神通,還有“雷霆”法相。
“法相”是“道”的展現。
大荒修士在叩開酆都門、晉入第六境后,其對天
地大道的理解,將會以異象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在戰斗或修行過程中為其顯著的增益效果。
而在突破第七境后,“法相”又會重新融入修士的身軀之中,幫助修士完成“超凡入圣”的蛻變。
也就是說,圣人強者是沒有“法相”的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圣人強者的“法相”,就是他們自己的肉身。
如果一名修士一直使用現成的上品功法、借助前人領悟的“道”來修煉,他或許能很快晉升到第六境,凝聚出“法相”。
但他的“法相”,將永遠無法與自身融為一體;他的修為,也將永遠停滯在第六境,無法再往前邁進一步。
畢竟,他的“道”是借來的,不是自己的。
正因如此,顧旭才一直堅持不斷地對赤焰真訣這部中品功法做改進,而不去修煉類似列星訣這樣的上品功法。
竺秋怡的選擇卻與他正好相反。
她在多次破桉立功后,用一大筆功勛,向驅魔司兌換了一部上品功法風雷引。
在那之后,她的進境速度快得超乎想象,三十歲出頭,就已叩開“酆都門”,凝聚出“法相”,并被朝廷任命為正四品總兵,執掌驅魔司一省事務。
她的“雷霆法相”,不僅能使她的真元附帶雷電屬性、進一步加快她的攻擊速度,也能對周圍敵人的心神造成震懾效果,令他們的反應和行動都變得遲緩。
若不是顧旭常常在自己的識海凋刻各種各樣的精神防御類符篆,恐怕連“光陰”都不一定使得出來,就會被那柄長戟貫穿身體。
“是個可怕的敵人。”他評價道。
面對竺秋怡這種來無影去無蹤、行動迅如閃電的武者,他的很多威力強大的手段,比如“驚鴻筆”、“星陣”等,都沒法使用。
因為竺秋怡不可能給他念誦咒語、醞釀真元的時間。
此外,他還需要時時刻刻開啟“光陰”,才能看得清楚竺秋怡長戟刺來的方向,及時做出應對。
他清晰地感覺到,體內的真元在飛速流逝。
再過不到六十息的時間,他的真元就會徹底耗盡,再無反抗之力。
“難道我今天要栽在這里了”
他一邊閃避迎面而來的長戟和流星錘,一邊面色凝重地想道。
他只有第四境修為。
縱然他天賦異稟,背負著“紫微大帝”的因果,也無法以一敵多,戰勝一群第五境、第六境的敵人。
他只能勉強支撐,然后想辦法逃跑。
可他現在的真元,并不足以支撐他構建空間通道,也無法讓他連續多次使用“乾坤”進行瞬移。
他飛行的速度,也比不過竺秋怡。
他身上雖然揣著一個“替身手鐲”,但它只能替他抵擋一次致命攻擊,并不能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他似乎已經落入了慢性死亡的局面。
當顧旭正在以一敵多孤軍奮戰的時候,負責緝拿他的幾名官員也在通過神識傳音,暗中交流。
“這小子真難對付。”